-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分级 口腔粘膜炎的治疗 1、止痛 如生理盐水+利多卡因+地塞米松漱口液,或局部喷康复新、锡类散等,西瓜霜含服也有一定的止痛效果 口腔疼痛严重时可给予全是性止痛药,如盐酸布桂嗪,芬太尼透皮贴等。 维生素B12对口腔黏膜炎引起的疼痛止痛效果明显,并且能延缓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尤其放射治疗早期使用效果更好。 口腔粘膜炎的治疗 2、抗感染 选择广谱抗生素治疗 尽可能根据病原学检查和药敏实验结果治疗 真菌感染应用制真菌素,病毒感染处理原则是缓解症状,避免继发感染,促进溃疡愈合 口腔粘膜炎的治疗 口腔粘膜炎的治疗 4、口腔降温—较有效的预防方法 可使口腔黏膜炎发生率降低50%左右,其作用机制为根据药物半衰期,降低口腔温度,使口腔黏膜细胞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浓度降低。如病人在接受5-FU治疗时,将冰贴敷于口腔黏膜上或含化冰块,可降低5-FU治疗导致的黏膜的发生率。 口腔粘膜炎的治疗 比亚芬复合冰片 制作方法:在0.9%生理盐水250ml中加入比亚芬5g,再加入庆大霉素8万单位和利多卡因100mg,充分摇匀,倒入长宽约2cm,高1cm的冰箱模具内,冷冻4小时,整个过程从第一次放疗开始至放疗结束。 口腔粘膜炎的治疗 5、漱口液含漱 漱口液含漱是治疗口腔黏膜炎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常用的漱口液为别嘌醇含液、甲硝唑漱口液、秦大霉素漱口液、氧化电位水漱口液 别嘌醇含液(300mg/15ml)可以防治5-FU导致的口腔黏膜炎,主要通过减轻恶性肿瘤细胞破坏后产生的高尿酸血症对黏膜细胞的损伤,还可以阻止5-FU对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保护口腔黏膜或提高其耐受性。 口腔粘膜炎的治疗 6、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放疗可以产生热毒,热盛伤阴,多为阴虚火旺,治则滋阴降火。 化疗易致脾胃损伤,易发口疮,宜健脾补气。伴虚阳上浮、虚火上熏者,宜加扶正温阳、敛火止痛。 健康教育 1.向病人家属讲解口腔溃疡的预防和观察方法,营养支持的重要性。治疗前如有易引起口腔黏膜炎的问题,如蛀牙、牙周炎等,先治疗口腔疾病,待伤口愈合后10~14天方可行放疗。 2.保持口腔卫生,将牙刷放在热水中浸泡,以增加牙刷的柔软性再刷牙,餐前、餐后及睡前漱口 3.饮食护理,鼓励病人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高热量、高蛋白及富含维生素B、C,无刺激的温凉软食,如肉、鱼、鸡蛋、牛奶,蔬菜及水果汁,以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摄取足量的液体。避免过热、过冷、辛辣、粗糙等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禁烟酒。 4.预防性口腔用药,如以漱口液含漱,化疗期间口含碎冰或颊部冰敷,以减少口腔黏膜炎的发生。 L/O/G/O 口腔并发症的护理 顾小燕 2015-06-26 主要内容 概述 1 口腔黏膜炎的分级 3 相关因素及发生机制 2 治疗与护理 4 健康教育 5 口腔粘膜炎(OM)是指口腔的炎症性和溃疡性反应。 常见部位:口颊、舌边、上腭、齿龈等。 临床表现:口腔粘膜充血水肿,继而溃疡、纤维化和伤口愈合困难。 病人自感疼痛剧烈,不能进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使治疗中断。 口腔粘膜炎的概念 病因和发病机制 抗癌药物引起的口腔炎——化疗后3-5天开始出现口腔黏膜萎缩、变薄、脆性增加,继而发炎、疼痛、溃疡、形成口腔炎 直接性口腔黏膜炎 抗癌药物直接作用于口腔黏膜细胞所致,对口腔黏膜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的抗癌药物是抗代谢药、抗肿瘤抗生素、烷化剂,其中甲氨蝶呤和氟尿嘧啶引起口腔黏膜炎最常见 间接性口腔黏膜炎 抗癌药物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继发口腔黏膜炎 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特征之一即为口腔溃疡 病因和发病机制 放射治疗引起的口腔炎——如头颈部放疗,射线在照射恶性肿瘤组织的同时,对正常组织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黏膜组织对射线的耐受差,当放疗至20~30Gy时,黏膜充血、水肿,随照射剂量的增加,形成溃疡,一些坏死物质沉积,形成白色的膜,伴有口咽部充血、糜烂、溃疡、形成口腔炎。 一般见于软腭、颊膜等部位。 护理评估 口腔粘膜炎分型 发生时间 部位 实验室监测情况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 评估内容 多发生在舌尖部、舌边缘、两侧颊黏膜、口唇内侧和咽部等处 如放疗化疗后时间 口腔粘膜炎的临床分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WHO分级标准 口腔黏膜有红斑、疼痛 口腔黏膜有红斑、溃疡,可进干食 口腔粘膜有溃疡,仅能进流质饮食 口腔粘膜无异常 Ⅳ级 不能进食 0级 黏膜大面积溃疡,常伴随有脓性分泌物,剧痛导致不能进食,需要对症治疗 Ⅳ级 主要是口腔溃疡,成片纤维性黏膜炎,黏膜极度充血、糜烂,融合成片状白膜,疼痛剧烈,只能进流质饮食 Ⅲ级 斑点状白膜,黏膜明显充血水肿,有红斑、溃疡形成,间歇性中度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