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页 50×104 Nm3/ d凝析气处理装置工艺方案初步设计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专 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汇报提纲 研究目的及意义 选题背景及依据 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技术难点 预期效果 进度安排 一、目的及意义 随着我国凝析气田的开发,凝析天然气的产量将大幅增加。凝析天然气中含有大量的丙烷及丙烷以上重烃组分, 进行天然气回收和合理利用这部分烃类资源,将提高凝析气田开发的经济效益。 开展凝析天然气处理工艺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选题背景及依据 天然气分离是利用天然气所含各组分沸点的差别,在低温下分离回收其中某些组分的过程。 早期主要采用吸附法,常温油吸收法,低温油吸收法,现在广泛使用深冷法,主要包括冷凝法和膨胀机法。 1. 气体过冷工艺(GSP)及液体过冷工艺(LSP) 1987年Ovaoff工程公司等提出的GSP及LSP是对单级膨胀机制冷工艺(ISS)和多级膨胀机制冷工艺(MTP)的改进。 三、国内外现状 工艺名称 适用类型 气体过冷工艺(GSP) 针对较贫气体(C2+烃类含量按液态计小于400mL/m3) 液体过冷工艺(LSP) 针对较富气体(C2+烃类含量按液态计大于400mL/m3) 三、国内外现状 制冷工艺 C3+收率(%) 工艺特点 应用情况 氨压缩制冷 25~35 优点工艺成熟 缺点装置耗能高 近年来很少采用 丙烷压缩制冷 80~85 优点制冷系数大 自80代末以来广泛 于国内轻烃回收装置 膨胀机制冷 30~40 优点制冷设备少,工艺简单 缺点对较富原料气的处理适应性差 自80代末以来广泛 于国内轻烃回收装置 热分离机制冷 缺点耗能高适应性差 目前很少使用 联合制冷 75~85 优点制冷温度低收率高 缺点工艺复杂,耗能高 近几年以丙烷和膨胀机制冷为主 2. 直接换热(DHX)法 DHX法是由加拿大埃索资源公司于1984年首先提出,并在JudyCreek厂的NGL回收装置实践后效果很好。 我国吐哈油田有一套由Linde公司设计并全套引进的NGL回收装置,采用丙烷制冷与膨胀机联合制冷法,并引入了DHX工艺。目前国内已有数套这样的装置在运行,其中以采用DHX塔单进料的工艺居多。 三、国内外现状 3、油吸收法的发展 马拉(Mehra)法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油吸收法的改进工艺,其实质是用其他物理溶剂(例如N-甲基毗咯烷酮)代替吸收油,吸收原料气中的C2+或C3+烃类后采用闪蒸或汽提的方法获得所需的乙烷、丙烷等。马拉法借助于所采用的特定溶剂及不同操作参数,可回收C2+、C3+、C4+或C5+等 三、国内外现状 四、研究内容 凝析气处理装置工艺方案初步设计 结合给定的条件,进行工艺方案比较,选出最合理的工艺方案 进行工艺方程的物料衡算、能量衡算 设备尺寸计算及选型 绘制PFD、PID工艺流程图 论文撰写,准备答辩 五、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原料气 低温分离器 脱乙烷塔 脱丙丁烷塔 外输气体 液化气 轻油 采用HYSYS软件进行优化,对于影响C3回收率影响因素的参数进行调试。 研究方法 五、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 物料衡算 进行初步的物料计算 确定塔的操作稳定及压力 确定Rm,Nm 校正 确定R,N 确定进料位置 五、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 2.能量衡算 进行能量衡算 塔顶冷凝器温度 塔底再沸器热负荷 传热剂用量 3.设备选型 求塔径 求塔高 塔板的设计与布局 如何控制凝析气冷凝温度,保证能够满足条件的低温 如何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六、技术难点 选用合理的工艺流程,计算出流程中各个物流点的工艺参数,完成流程中的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和选型,并用AUTOCAD绘制工艺流程图及1个塔设备结构图,所有结果应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图纸符合规范 七、预期目标 八、进度安排 序号 各阶段内容 起止日期 1 收集文献资料,准备开题答辩 2014.03.11——2014.03.23 2 工艺方案比较 2014.03.23——2014.04.01 3 工艺计算 2014.04.01——2014.04.30 4 绘图 2014.05.01——2014.05.09 5 论文撰写 2014.05.10——2014.05.20 6 PPT制作 2014.05.21——2014.05.31 7 预留时间 2014.06.01——2014.06.07 8 设计(论文)答辩 2014.06.10 * * 第*页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