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下提能练”见“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五)”(进入电子文档) 眨眼、啼哭、膝跳反射、吃东西分泌唾液等 使机体初步适应环境 不经过大脑先天性;终生性 ;数量有限 通过遗传获得,与生俱有皮层; 非条件反射 实例 意义 特点 概念 类型 二者 联系 学习、“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等 使机体适应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 经过大脑皮层;后天性;可以建立,也能消退;数量可以不断增加 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逐渐训练形成 条件反射 实例 意义 特点 概念 类型 [动漫演示更形象 见课件光盘] 超链接 [课件展示更丰富 见配套光盘] 超链接 备考基础·查清 高频考点·悟通 专项能力·培优 迁移应用·练透 课下提能练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生物 第二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备考基础·查清 高频考点·悟通 专项能力·培优 迁移应用·练透 课下提能练 谢谢观看 结束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生物 3 不属于 电信号 内流 ________ 动作电位 外流 ________ 静息电位 产生原因 膜电位 外正内负 K+ 外负内正 Na+ 电位差 双向 轴突 线粒体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轴突—胞体型 轴突—树突型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 × √ √ × √ √ × × × √ √ 备考基础·查清 高频考点·悟通 专项能力·培优 迁移应用·练透 课下提能练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生物 第二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备考基础·查清 高频考点·悟通 专项能力·培优 迁移应用·练透 课下提能练 谢谢观看 结束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生物 第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知识点一 反射与反射弧
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含义
① ,,
③ ,,,。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神经节
2.分析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有个神经元。
(2)直接刺激,能够引起肌肉收缩,这(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知识点二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传导形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形式传导。
(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3)局部电流: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存在,形成了局部电流。
(4)传导方向:传导。
知识点三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写出甲图中标号代表的结构
① ,,,,,。
2.写出乙图中A、B的突触类型
A:;B:
3.分析兴奋在突触间单向传递的原因
(1)存在: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的中。
(2)释放:递质只能从释放,作用于。
知识点四 人脑的高级功能
连线言语区及其损伤症
一、理解运用能力
1.判断有关反射及人脑高级功能的叙述的正误。
(1)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收缩是条件反射(2012·重庆卷T5B)()
(2)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是非条件反射(2012·广东卷T4A)( )
(3)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2011·海南卷T9C)()
(4)阻断传出神经,刺激后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2011·上海卷T7C改编)()
(5)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2009·海南卷T8B)()
2.判断有关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的叙述的正误。
(1)Na+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2013·海南卷T19A)()
(4)神经细胞外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2012·海南卷T15C)()
(2)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2013·海南卷T19C) ()
(3)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2012·海南卷T15D)()
(5)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2012·海南卷T15B)()
(6)乙酰胆碱贮存于突触小泡中(2012·海南卷T14B)()
(7)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形式传导(2009·江苏卷T2D)()
3.(2008·海南高考)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
答案:C
二、读图析图能力
据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图解回答问题:
(1)神经递质多为小分子物质,而却以胞吐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请分析其中的原因和意义。
答案:可大量释放神经递质,加快兴奋的传递。
(2)分析兴奋在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中信号形式的转变。
答案:
[理清脉络]
考点一
反射的类型与反射弧
1.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①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没有非条件反射,就没有条件反射
②非条件反射可转化为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2.反射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 50251-2015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docx VIP
- Leica徕卡V-LUX 114型中文说明书.pdf
- 学习延安精神我和延安精神.ppt VIP
- 个人简历表格下载word(最新).pdf VIP
- 附件宁夏回族自治区药品配送企业诚信积分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了建立严格的诚信记录和配送竞争制度规范药品统一配送行为提高配送到位率和配送及时率根据.doc VIP
- 合肥市第六届广玉兰杯中小学经典诵读节目评选结果一览.PDF VIP
- 5 济南的泉水PPT_HSK5标准教程上.pptx VIP
- 武安勘察文字2023.6.28修改-A3.doc VIP
-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3.pdf VIP
- 2024北京人大附中初二(上)期中道德与法治(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