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 霞 1、风险 遭受声誉与财产损失或伤害的可能性 2、卫生行政执法风险 相对人遭受声誉与财产损失或伤害的可能性 当相对人启动行政救济(复议、诉讼)时,卫生行政主体可能因此遭受的声誉与经济的损失。 当执法监督部门追究行政执法责任时,卫生行政主体或责任人可能因此遭受的声誉与经济的损失。 加强风险控制的直接动机是减少不断发生的卫生行政执法过失与过错。 1、一般可防范风险 可能导致法律和责任追究和惩罚,但能够防范。 例如:卫生行政执法侵权;行政执法相对人认定错误;错误的卫生行政许可;卫生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等。 2、难以完全避免风险 虽然难以完全避免,但采取控制措施后通常可大大降低其发生频率或严重程度。 例如:卫生行政执法证据收集不充分确实;卫生行政强制措施程序缺陷;卫生行政处罚执行不完全等。 构成了大部分复议、诉讼的基础。 1、风险控制概念 风险控制指通过适当设计的预防 、控制并最小化风险暴露机会程序;确定评价并处理潜在或现实风险的系统过程,包括及时确定和管理现实的风险,以保护行政主体、 卫生行政执法人员 、行政执法相对人、公众等。 严格意义上的风险控制其保护对象不仅仅是行政主体和卫生行政执法人员,还包括行政执法相对人与公众。 2、卫生行政执法过程中风险控制 1、依法(法定时间、频率、形式、项目等)监督,及时准确留下清晰监管痕迹。 2、日常监督意见书要求明确具体,但兜底条款应有较为广泛针对性。 3、明确责任,注意责任分担,切忌大包大揽(工作要干,责任要清)。 4、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与通报,(上级部门和同级其它部门),切忌报喜不报忧,一旦出现问题独自承担。 ⒌查处案件要狠,收集证据要准,行政处罚要稳。 是指行政主体为达到对违法者予以惩戒,促使其以后不再犯,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目的,依法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给予人身的、财产的、名誉的及其他形式的法律制裁的行政行为。 (1)法定; (2)公正、公开; (3)处罚与教育相结合; (4)保障相对人权利; (5)职能分离; (6)一事不再罚。 人身罚—行政拘留 财产罚—罚款;没收违法所得(非法财物 ) 行为罚—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 许可证、执照 申诫罚—警告 行政处罚程序中风险控制九要点 行政处罚合法性审查 一、主体合法 二、事实清楚 三、证据充分 四、定性准确 五、法律适用正确 六、程序合法 七、处理恰当 八、手续完备 《行政处罚法》 第三条 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行政处罚法》 第六十一条 行政机关为牟取本单位私利,对应当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以行政处罚代替刑罚,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责令纠正;拒不纠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徇私舞弊、包庇纵容违法行为的,比照刑法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百零二条 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违法受到行政处罚,其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五)违法行为构成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同时应当予以行政处罚的,还应当依法提出卫生行政处罚的意见。 一、行政执法机关在查办案件过程中,对符合刑事追诉标准、涉嫌犯罪的案件,应当制作《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及时将案件向同级公安机关移送,并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 对未能及时移送并已作出行政处罚的涉嫌犯罪案件,行政执法机关应当于作出行政处罚十日以内向同级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抄送《行政处罚决定书》副本,并书面告知相关权利人。 现场查获的涉案货值或者案件其他情节明显达到刑事追诉标准、涉嫌犯罪的,应当立即移送公安机关查处。 四、行政执法机关在查办案件过程中,应当妥善保存案件的相关证据。对易腐烂、变质、灭失等不宜或者不易保管的涉案物品,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固定证据;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涉案物品,应当由有关部门或者机构依法检验、鉴定,并出具检验报告或者鉴定结论。 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的案件,应当附涉嫌犯罪案件的调查报告、涉案物品清单、有关检验报告或者鉴定结论及其他有关涉嫌犯罪的材料。 七、行政执法机关对公安机关不立案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不立案通知书后的三日以内,可以向作出不立案决定的公安机关提请复议,也可以建议人民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膳食营养与肥胖症》课件.pptx VIP
- 2025年佛山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燃气公司安全知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3年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病案室岗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pdf VIP
- Unit1+Helping+at+home+Part+B+(5)+Let's+learn+~+Listen+and+chant(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VIP
- 【劳务派遣人员服务项目】对本项目理解和认识.doc VIP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材习题答案.pdf VIP
- 2024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pptx VIP
- 海南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资料(一册和二册) .pdf VIP
- 水利水电工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导则.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