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指南技术方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氮烃醚类(乙醇胺类):苯海拉明、乘晕宁 羟胺类:氯苯那敏(扑尔敏) 哌嗪类:安泰乐、去氯羟嗪、西替利嗪 哌啶类:特非那丁、咪唑斯汀、氯雷他定、依巴斯汀、 氮卓斯汀、阿伐斯汀 乙二胺类:去敏灵、赛庚啶、安替新 吩噻嗪类:异丙嗪(非那根)、波丽玛朗 其他: 酮替芬、阿司咪唑 抗组胺药结构分类 推荐不同结构的抗组胺药联合 荨麻疹类型 一线治疗用药 二线治疗用药 慢性荨麻疹 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 咪唑斯汀 氯雷他定 非索非那定 西替利嗪 依巴斯汀 左西替利嗪 地氯雷他定 氮卓斯汀 依匹斯汀 联合治疗:首选: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环孢素 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孟鲁司特 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西咪替丁 次选: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司坦唑醇 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扎鲁司特 一种抗组胺药无效时对策(4) ——与其他药物联合 荨麻疹类型 一线治疗用药 二线治疗用药 物理性荨麻疹 人工荨麻疹 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 酮替芬(参见慢性荨麻疹) 迟发性压力性 荨麻疹 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 单一疗法  首选:泼尼松20~40mg  次选:甲氨蝶呤   柳氮磺吡啶 联合疗法  首选:孟鲁司特+第二代非镇静类抗组胺药  次选:酮替芬+尼美舒利 寒冷性荨麻疹 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 冷脱敏 赛庚啶 酮替芬 孟鲁司特 日光性荨麻疹 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 羟基氯喹 血浆置换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特殊类型荨麻疹 胆碱能性荨麻疹 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 酮替芬 丹那唑 一种抗组胺药无效时对策(5) ——与其他药物联合 慢性荨麻疹的长期治疗没有一个明确时间界限,应根据病人的情况来决定治疗时间。 建议个体化治疗,摸索最佳控制剂量、间隔 抗组胺药物的安全性:绝大部分抗组胺药物安全性都非常好,鉴于目前的抗组胺药物上市时间都很长,没有明显的可见的副作用出现,可长期服用。 抗组胺药物长期用药 ——时间、剂量与安全性 目前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病情稳定控制后,可用阶段式逐步减量的方法。 具体措施 逐步增加间隔服药时间(如隔两日或者隔三日) 减少每日服药剂量(减半或者三分之一) 减量没有标准方法,建议让病人自己观察症状控制情况,根据病人反馈,找到最佳减量方法 慢性荨麻疹长期治疗中药物减量 肾功能不全:选用不经肾脏排泄药物 肝脏疾病:选用不经肝脏代谢药物 服用其他药物: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问题 妊娠用药:慎重,必要时可用扑尔敏 特殊人群用药 本讲小结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供全国同仁参考,指南将不断更新和完善 抗组胺治疗仍然为荨麻疹的主要药物,第二代抗组胺药为一线药物 治疗应规范(首选药物、剂量、联合用药、维持和减量等) 个体化原则 * 宋体字为《指南》原文,楷体字为解读内容 荨麻疹诊疗指南 (2007版) 深入解读 荨麻疹发病率高:约1/4的人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一 次荨麻疹, 荨麻疹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大, 可影响患的生活、工作各个方面 规范的治疗是获得良好疗效和减少副作用的基础 不规范治疗时有发生,是由于不同层面的医 生都 在诊疗荨麻疹(基层医生、全科医生),即使 在皮肤科医生中,也有不规范治疗行为 新的概念、治疗方法和药物不断出现,要求临床 医生尽可能掌握和应用 制定指南的必要性 分类 病 因 食物 鱼、虾、蟹、贝壳类、蛋类、以及部分动物肉(牛羊肉等) 植物或水果类(柠檬、芒果、李子、杏子、草莓、胡桃、可可、大蒜、西红柿等) 奶制品 腐败食物(不新鲜食物分解产生碱性多肽可促进组胺的释放) 食品添加剂 药物 变态反应性(青霉素、磺胺类药、呋喃唑酮、 血清制剂、各种疫苗制剂) 直接促组胺释放(吗啡、可待因、 可卡因、奎宁、阿司匹林等) 其他药物 感染 隐性感染是慢性荨麻疹的重要病因之一,包括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真菌、病毒(呼吸道病毒、肝炎病毒等)、寄生虫等。幽门螺杆菌是否引起荨麻疹尚有争论 吸入物 花粉、动物的羽毛及皮屑、粉尘、烟、气雾剂、挥发性化学品等 物理因素 摩擦、压力、冷、热、日光照射、运动等 系统性 疾病 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疾病、淋巴瘤、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寻找和获得荨麻疹的病因 是诊疗的关键一环 1、免疫机制介导的荨麻疹 1)IgE依赖性荨麻疹 2)补体介导: C3a和C5a 3)自身抗体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