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诊断和鉴别诊断2 风疹-- 1-2d出疹,面部、躯干,不留色素沉着、不脱屑 幼儿急疹—发热3-4d,热退后出疹,不留色素沉着、不脱屑 七、诊断和鉴别诊断3 猩红热— 发热、咽峡炎、皮疹(2d,24小时出齐,形态) 药疹—药物接触,痒感,皮疹多样。无卡他症状 麻疹与猩红热的鉴别 麻疹 猩红热 出疹时间 3-4天 1-2天 皮疹形态 斑丘疹 粟粒疹 疹间皮肤 正常 不正常 疹退后 色素沉着 糠皮样脱屑 无色素沉着 大片脱皮 其他症状 口腔黏膜斑,卡他症状,咳嗽 咽峡炎,巴氏线,口周苍白圈,杨梅舌 麻疹 猩红热 麻疹与风疹的鉴别 麻疹 风疹 出疹时间 3-4天 1-2天 皮疹形态 斑丘疹 细小稀疏淡红色斑丘疹 退疹时间 3-4天 1-2天 疹退后 色素沉着,糠皮样脱屑 无 其他症状 口腔黏膜斑,卡他症状,咳嗽 轻,耳后淋巴结肿大,并发病少 麻疹与药疹的鉴别 麻疹 药疹 服药史 无 有 皮疹形态 斑丘疹,无渗出 多形性,有渗出和血管神经性水肿 既往过敏史 多无 多有 呼吸道症状 有 无 发热与皮疹的关系 发热3-4天后出疹 发热皮疹同时出现或先出疹后发热 九、治疗1 原则:加强护理、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 呼吸道隔离 至疹后五天 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强光刺激双眼 空气要流通,湿润 饮食予流食或半流食,水分要足,勿过多忌口,不宜过食油腻及燥热食物 注意保持皮肤及五官的清洁 眼部有分泌物者,可用3-4%硼酸水或生理盐水纱布轻洗,或滴用0.25%氯霉素眼药水或涂用抗生素眼膏 皮痒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或止痒扑粉 高热 退热药(氨基比林、柴胡、安乃近等) 烦躁不安用镇静药 高热、疹密,全身中毒症状重用泼尼松 注意:忌用强烈退热药、冰水或酒精擦浴 重型麻疹有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及纤维蛋白原进行性减少等DIC或消耗性出血者应及早应用肝素抗凝治疗或输入新鲜血或血 ???(1)止咳:①棕色合剂,1ml/岁·次,2-3次/日。⑵超声雾化,2-3次/日,每次10分钟。????(2)镇静:非那根,1-2mg/kg·次,必要时服。????(3)角膜干燥:维生素A,2.5万单位,1-2次/日。????(4)结膜炎:4%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眼部分泌物,洗毕涂红霉素眼膏。????(5)退热:小儿APC5-10mg/kg·次,必要时用。????除上述治疗,每天还必须保证足够的水分及营养物质摄入。有并发症者,治疗请参考相关章节。 支气管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抗生素 喉炎:保持湿度,蒸汽吸入,止咳去痰 抗生素 激素 气管切开 心肌炎:激素 洋地黄 脑炎: 九、治疗2 十、预防1 管理传染源:患儿隔离至出疹后5天 有并发症者隔离至10天 密切接触者检疫3周 注射疫苗者检疫4周 切断传播途径:开窗通风 保护易感人群: 主动免疫—— 减毒活疫苗 初种年龄——8-15个月 复种年龄——4-5年后 接触者——2日内 被动免疫—— 丙种球蛋白 保护作用——5日内 减轻症状——6日后 十、预防2 总 结 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预防及处理 * 电镜下包涵体内可见整齐排列的病毒核壳体 麻 疹 主讲 刘锐 课时安排:1节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熟悉:病生、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重点: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难点:临床表现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 一、概述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发生在儿童 症状: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充血 体征:特征性皮疹和口腔粘膜斑 易出现并发症:肺炎、喉炎、脑炎 历史 我国古代就有出疹性疾病记载(196-220年),(1023—1104年,认为一种传染病),1576提出麻疹病名 西欧最早的记载自9世纪,1675认为一种独立疾病。1864年法罗群岛麻疹流行—证实为呼吸道传播 1953年分离到麻疹病毒—疫苗研制 1963年麻疹减毒活疫苗开始在美国试用 1965年我国自制麻疹减毒活疫苗成功,全国推广应用后发病率迅速下降,资料表明70年代为5,000/10万,美国同期为2.7/10万 麻疹发病率的变化 二、病原学 副粘液病毒属 90-150nm RNA病毒 容易灭活 刺激机体产生IgG和IgM抗体 三、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人为唯一传染源。恢复期不带病毒。从潜伏期后2日到出疹后5日 传播途径: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