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治疗 南方医院 心理睡眠科 薛湘 心理治疗的概念 在治疗者与来访者建立的良好关系的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是激发和调动来访者改善动机和潜能,以消除和缓解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与障碍,促进其人格的成熟和发展的过程。 心理治疗的分类 (一)按治疗对象分类 个别心理治疗 夫妻治疗或婚姻治疗 家庭治疗 集体心理治疗或团体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的分类 (二)按心理学派分类 分析性心理治疗或精神分析治疗 行为治疗 认知疗法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或求助者中心疗法 系统治疗 折衷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的分类 (三)按治疗的形式分类 言语心理治疗 非言语心理治疗 行为治疗 心理治疗的原则 保密性原则 接受性原则 价值中立原则 支持性原则 保证性原则 回避性原则 心理治疗的适应范围 适应性障碍 综合医院临床各科的心理问题 心身疾病 神经症性障碍:焦虑症、强迫症等 心境障碍 精神分裂症恢复期 酒精依赖、药物依赖等 儿童行为问题 精神分析治疗 弗洛伊德(1856-1939) 精神分析疗法的创始人 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心理学家 精神分析治疗 精神分析法又称心理分析,是建立在弗洛伊德所创立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基础上的治疗方法。该理论认为,很多疾病都与人的潜意识中的矛盾冲突有关,如果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矛盾冲突、早年的心理创伤和焦虑体验用内省的方法挖掘出来,使之成为意识的东西加以认识和疏导,就达到了治疗目的。 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 (一)精神层次理论 (二)人格结构理论 (三)人格发展理论 (一)精神层次理论 意识(conscious )能够被直接感知到的心理活动。 前意识(preconscious )是调节意识和无意识的中介机制。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是可召回到意识部分中去的。 潜意识(unconscious)又称无意识,则是在意识和前意识之下受到压抑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隐秘、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 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id)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所组成的。 本我的特性:遵循快乐原则;是一切本能冲动后面的性力(libido)的贮藏库;它收容了一切被压抑的东西,并保存有遗传下来的种族的性质。 人格结构理论 自我(ego)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下,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 自我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着理性和审慎。 自我的特性:受现实原则的支配;对本我之中的东西有检查权,防止被压抑的东西扰乱意识;在超我的指导下,按外部现实的条件,去驾驭本我的要求。 自我侍奉超我、本我和现实这三个“主人”。 人格结构理论 超我(superego,理想自我、自我典范)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在个体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社会要求而形成的。 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 超我的特性:追求完美,遵循至善原则。 主要作用是监督和控制自我。 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自我、超我之间是不断地交互作用着的。自我在超我的监督下,按现实可能的情况,只允许来自本我的冲动有限的表现。 在一个健康的人格之中,这三种结构的作用必然是均衡的、协调的。 如果这三种力量不能保持这种动态平衡,则将导致心理失常。 人格发展理论(性心理发展理论) 口唇期(0-1岁)婴儿的快乐主要来自嘴部的刺激。 在口欲期没有很好得到满足,婴儿就缺少安全感,会出现如咬拇指、恐惧、自卑、自恋等行为方式。 欲望过度满足,“力比多”则“固着”在这一阶段,会产生过度依赖,都要别人照顾,容易嫉妒别人。 人格发展理论(性心理发展理论) 肛门期(1-3岁):此期主要为肌紧张的控制,快感主要表现为忍受和排便。 处理得当,会没有自我失败意识,可形成独立能力的个性; 处理不当,形成“肛门性格”: a.守秩序、爱清洁; b.吝啬、节钱; c.固执、不灵活,容易得“强迫症”。 人格发展理论(性心理发展理论) 前生殖器期(3-6岁):主要为生殖器部位的刺激而感到快感。 此期儿童性生理的分化导致心理的分化,儿童表现出对生殖器的极大兴趣,性需求集中于性器官本身。他们不仅通过玩弄性器官获得满足,而且通过想象获得满足。此期男孩会经历“恋母情结”,对于女孩,则经历“恋父情结”。 人格发展理论(性心理发展理论) 潜伏期(6岁到青春期前):快感主要来源于对外部世界的兴趣。 本阶段对性的兴趣转向学校、玩伴、运动及一连串崭新的活动。由于儿童开始向外发展,并与别人形成关系,所以是社会化作用发生的阶段。 通过各种活动,形成自信、自强的个性品质。处理不好,也会出现孤僻内向、自卑的个性弱点。 人格发展理论(性心理发展理论) 生殖器期(大致相当于12-18岁)兴趣逐渐转向异性,幼年的性冲动复活,且会延续至老年。即使存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