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缩短碳链:不饱和键的氧化; 羧酸脱羧;尤其是羰基酸易脱羧; 碘仿反应。 人名反应: D-A反应;F-C反应; Cannizzaro反应; Clemmensen还原;Claisen重排,Fries重排;Pinacol重排;Reformatsky反应;Rosenmund还原;Gattermann-Koch反应; Wittig反应; Wolff-Kishner-HuangMinglong 反应, Beckmann重排。 合成过程中,注意:基团的反应性,选择性及保护 * 分析: 合成: * 分析: 合成: * 分析: 合成: * 用乙烯、丙烯合成: 分析:产物为6个C的二羰基化合物 * * * * * * * (3) 制备环烷酸 1mol丙二酸二乙酯用2mol醇钠处理可得双钠盐,它和1mol双卤代烃反应,可合成三~六元环烷酸: * (2) 制二元羧酸 用2mol丙二酸二乙酯,2mol醇钠和1mol双卤代烃反应: * * 2. 合成甲基酮中的应用: 例 2:选用不超过4个碳的合适原料制备 提示:“三乙”不能生成双钠盐 注意:“三乙”不能生成双钠盐,反应中是以两次单钠盐的生成并分别与卤代烃进行亲核取代而关环的,因此,不能用于合成三、四元环。 * 七、推断题 根据提供的线索推断。 分子式为C6H12O的A,能与苯肼作用但不发生银镜反应。A经催化氢化得分子式为C6H14O的B,B与浓硫酸共热得C(C6H12)。C经臭氧化并水解得D和E。D能发生银镜反应,但不起碘仿反应,而E则可发生碘仿反应而无银镜反应。写出A-E的结构式及各步反应式。 * 分子式为C5H10的化合物A,加氢得到C5H12的化合物。A在酸性溶液中与高锰酸钾作用得到含有4个碳原子的羧酸。A经臭氧化并还原水解,得到两种不同的醛。推测A的可能结构,用反应式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 分子式为C6H10的化合物A,经催化氢化得2-甲基戊烷。A与硝酸银的氨溶液作用能生成灰白色沉淀。A在汞盐催化下与水作用得到 。推测A的结构式,并用反应式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 分子式为C6H12O的A,能与苯肼作用但不发生银镜反应。A经催化氢化得分子式为C6H14O的B,B与浓硫酸共热得C(C6H12)。C经臭氧化并水解得D与E。D能发生银镜反应,但不起碘仿反应,而E则可发生碘仿反应而无银镜反应。写出A→E的结构式及各步反应式。 * * 分子式为C5H12O的A,氧化后得B(C5H10O),B能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并在与碘的碱溶液共热时生成黄色沉淀。A与浓硫酸共热得C(C5H10),C经高锰酸钾氧化得丙酮及乙酸。推断A的结构,并写出推断过程的反应式。 * * *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检验烯烃和炔烃 2.高锰酸钾溶液检验烯烃和炔烃 3.硝酸银氨溶液鉴别末端炔烃 4.铜氨溶液鉴别末端炔烃 5.硝酸银-乙醇溶液检验卤代烃的相对活性 6.苯甲酰氯检验醇 7.硝酸铈铵试剂检验10碳以下的醇 8.卢卡斯试剂检验一、二、三级醇 9.土伦试剂鉴别醛和酮 10.2,4-二硝基苯肼检验醛和酮 * 11.菲林溶液鉴别脂肪醛 12.碘仿反应鉴别甲基酮 13.利用酚的酸性提纯酚 14.苯酚与溴水反应鉴别苯酚 15.三氯化铁试验检验酚和烯醇 16.兴斯堡反应区别一、二、三级胺 17.重氮化反应和偶联反应区分脂肪族一级胺和芳香族一级胺 18.羟肟酸铁试验鉴别羧酸衍生物 * 烯烃分子中含C=C双键,炔烃分子中含C?C叁键。二者均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红棕色消失,因此可以来鉴别烯烃或炔烃。 实验:在A、B、C三根干燥的试管中各放入1mL四氯化碳。在试管A中加入2~3滴环己烷样品,在试管B中加入2~3滴环己烯样品,然后分别在A、B两个试管中滴加入5%的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边滴加边摇动,观察褪色情况。在试管C中滴入3~5滴5%的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再通入乙炔,观察褪色情况。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检验烯烃和炔烃 * 2.高锰酸钾溶液检验烯烃和炔烃 烯烃分子中含C=C双键,炔烃分子中含C?C叁键。当二者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时,不饱和键被破坏,同时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生成褐色的二氧化锰沉淀。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来鉴别烯烃或炔烃。 实验:取A、B、C三支试管,在试管A中加入2~3滴环己烷样品,在试管B中加入2~3滴环己烯样品,然后分别在A、B两个试管中加入lmL水,再分别逐滴加入2%高锰酸钾溶液,边滴加边振荡,观察褪色情况。在试管C中加入lmL 2%高锰酸钾溶液,再通入乙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2420240805.pptx VIP
- 【精编版】部编教材四年语文上册全册课后作业(含答案解析) .pdf VIP
- BHE-336F风电-光伏箱变智能监控装置说明书.pdf VIP
- 通力电梯LCE无机房KDM KDL中文注释版电气原理图.pdf
- 第二单元+探索+3+物联网的定位技术+课件+2024—2025学年苏科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人教版美术七上 第一单元第1课《情感的表达》课件.pptx
- 2025年招聘考试宝典物流经理竞聘笔试模拟题与答案详解.docx VIP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21).doc VIP
- 关于勤奋学习的名人故事(通用63则).docx VIP
- 2025年压裂装备市场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