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绪论·怎样学好古代汉语?
充分利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继承关系。
“因其同,知其异”,重点在“知其异”。
古今汉语三大相同点:一、用汉字记录。二、基本词汇的意义至今保持不变;三、语法基本上或说大体上相同(词类、语序等等)。
也有若干不同点:一、语音有变化;二、许多字词死亡了;三、一些词义变化了;四、语法方面有些不同。
语音:(不亦说乎;浩浩汤汤等等)
字、词:(祼、屦贱而踊贵,等等)
词义:(去国怀乡、三战三北、痛哭流涕等等)
语法(伯高死于卫赴于孔子孔子曰吾恶乎哭诸兄弟吾哭诸庙父之友吾哭诸庙门之外师吾哭诸寝朋友吾哭诸寝门之外所知吾哭诸野于野则已疏于寝则已重夫由赐也见我吾哭诸赐氏)
伯高死于衛。赴告也,今作讣於孔子。孔子曰:吾惡何也乎于也哭諸之乎?兄弟,吾哭諸之于廟家庙。父之友,吾哭諸廟門之外。師,吾哭諸寢。朋友,吾哭諸寢門之外。所知,吾哭諸野。於野則已太也疏,於寢則已重。夫由賜子贡,名端木赐也見我,吾哭諸賜氏。
2. 要把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结合起来
教材的体例是“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前两者是感性的东西,通论是理性的东西。不重视理论是不对的,死读书是低效率的,但是只注意背若干条条,也是没有用的。必要的读和背是应当提倡的。一个人如果能熟练地掌握几十篇古文,甚至能背下来,那么那些理论知识就会融会贯通,一通百通。
3. 多查多记
多查说要学会经常利用工具书。语文方面的工具书很多,各有各的用处。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王力古汉语字典》
《说文解字》
多记是说古汉语的常用词要在学习文章时多掌握住。学外语要背单词,学习古汉语也要如此。
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
从甲骨文到楷书,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很大变化,或者说是根本性变化。总的趋势是由繁难到简便易写,这个过程可以归结为:
A笔画线条化。
B字形符号化。到了隶书阶段,象形性特征基本上已看不出来了,到现代汉字,已经成为纯粹的方块形语素音节文字,彻底地符号化了。
C结构规范化。印刷术的发明,汉字的规范、简化、整理,现代汉字信息技术的采用,推动了汉字规范化。
D字集标准化。计算机技术促进了汉字的标准化。
汉字的这种演变趋势主要原因是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文字作为语言的书面记录符号,是为社会交际服务的。社会交际需要方便快捷地传递交际信息,繁难的文字便不适用。
一、字与词
汉字在使用中,有各种复杂的情况:
有同字异音而同义 (如:说服shuōfú/shuìfú)
有同字异音而异义 (如:好色hǎosè/hàosè)
有同字同音而异义 (如:来麰/来临)
有异字同音而同义 (如:眼泪/眼淚 )
有异字异音而同义 (如:计谋móu/庙谟mó)
有异字同音而异义 (如:君后/先後 )
我们本课讲其中最重要的几个方面。
同字异词
怕:
(1)恬淡、淡泊。司馬相如《子虛賦》:“怕乎無爲,憺乎自持。”《説文字》“怕,無爲也。”這個詞後來用“泊”字表示。
(2)害怕,懼怕。元稹《俠客行》:“俠客不怕死,怕死事不成。”
女:
(1)第二人稱,你。《詩經·王風·碩鼠》:“逝將去女,適彼樂土。”
(2)女子、女兒。《木蘭詩》:“唯聞女歎息。”
夫:
(1)成年男子。賈誼《論積貯疏》:“一夫不耕,或受之饑。”
(2)指示代詞“那”。《戰國策·齊策四》:“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
(3)句末語氣詞。《論語·子罕》:“逝者如斯夫!”表感歎語氣。
同词异字
莫 暮
(1)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木蘭詩》)
(2)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石鐘山記》)
被 披
(1)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史記·陳涉世家》)
(2)公受珠,內所着披襖中。(《記王忠肅公翱事》)
這些字往往就是異體字、通假字、古今字、繁簡字的關係。“期”,表示“周”義,期年、期月,也可用“朞”。記錄“背叛”義可用“叛”,有時也可用“畔”。“娶妻”這個意義,可用“取”,也可用“娶”。表“券契”的“質”,也可用 “劕”。
結合古漢語文獻,我們就會發現漢字的使用情況其實是比較複雜的,歸總起來大概不外乎兩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是假借,另一個就是分化。下面就此介紹一下。
二、假借字
假借字有兩種情況:
第一种是造字階段的假借。即許慎在《説文解字·序》中所説的“本無其字,依聲托事”的“假借”。當語言中產生了某個新詞甲來不及造字,或本應爲這個詞造字,但該詞詞義抽象,很難據義構形(如副詞、連詞和表人稱的詞等),便借已有的本用來表示舊詞乙的同音字來表示新詞甲,不再造新形。這些字的形體,無法説明新詞的詞義,只是其讀音與新詞一致。
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