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酸雨形成示意图 我国的酸雨状况 随着亚洲经济的高速发展,以我国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为中心的亚洲地区已经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酸雨区。? 1974年我国在北京开始对酸雨进行监测,1979年后各省区陆续开展了这方面的监测工作。1979年初在贵州省的松桃县和湖南省的长沙市、凤凰县等地首先发现酸雨,此后又相继在重庆、上海、南京、常州等地监测到酸雨。尤其在1982年夏季,重庆市连降酸雨,降水pH值大都在4.0以下,导致了大面积农作物受害及建筑物的严重腐蚀。为了掌握酸雨分布,国家环保部门于1982年建立了189个观测站、523个降水采样点的酸雨监测网。观测记录发现我国北方部分地区也开始出现酸性降水,如北京、天津、河北的秦皇岛和承德、山西的侯马、辽宁的大连、丹东、锦州、阜新、铁岭、葫芦岛、吉林的图们、陕西的渭南和商洛、甘肃的金昌降水年均pH值5.6。我国的酸雨区一般划分为华中、西南、华东和华南4个地区。华中酸雨区污染最为严重,其中以长沙、怀化、赣州、南昌为代表的湖南和江西省是华中酸雨区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其中心区年降酸雨频率高达90%,几乎到了逢雨必酸的程度;华南酸雨区主要分 布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广东东南部和广西东部;西南酸雨区以四的宜宾、南充、贵州的遵义和重庆市为中心;华东酸雨区则分布范围较广,覆盖江苏省南部、浙江全省、福建沿海地区和上海,高酸雨频率(≥80%)和高酸度降水(pH≤4.5)的城市比例仅次于华中酸雨区。? 目前,我国酸雨正呈蔓延之势,研究表明,我国pH?5.6的降水面积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960万km?)的40%,pH5.6降水等值线也从长江以南地区大幅度地向西向北移动,越过了长江和黄河。酸雨监测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全国降水酸度总体上保持稳定状态,2000年以后降水酸度呈现出总体升高的趋势,到2005年,降水中的硫酸根和硝酸根的平均浓度分别升高12%?和40%。重酸雨区的面积由2002年占国土面积的4.9%增加到2005年的6.1%?。?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显著增加,致酸物质的排放量却在持续增长,并慢慢导致我国酸雨污染类型发生转变,由原来的硫酸型逐步转变为硫酸、硝酸混合型。位于沿海发达地区的厦门、珠海降水中硝酸根与硫酸根浓度大体相当,酸雨已是硫硝混合型酸雨,而内陆的绝大多数城市硫酸根浓度远大于硝酸根浓度,仍然是硫酸型酸雨。 酸雨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酸雨可造成江、河、湖、泊等水体的酸化,致使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紊乱。水体的pH值降到5.0以下时鱼的繁殖和发育会受到严重影响。水体酸化还会导致水生物的组成结构发生变化,耐酸的藻类、真菌增多,有根植物、细菌和浮游动物减少,有机物的分解率则会降低。流域土壤和水体底泥中的金属(例如铝)可被溶解进入水体中而毒害鱼类,致使鱼类死亡。例如,挪威南部5000个湖泊中有近2000个鱼虾绝迹。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已有4000多个湖泊变成酸性,鳟鱼和鲈鱼已不能生存。 酸雨对陆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酸雨可使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加速土壤矿物如Si、Mg的风化、释放,使植物营养元素特别是K、Na、ca、Mg等产生淋失,降低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导致植物营养不良。酸雨还可以使土壤中的有毒有害元素活化,特别是富铝化土壤,在酸雨作用下会释放出大量的活性铝,造成植物铝中毒。同时酸性淋洗可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轻微下降。受酸雨的影响,土壤中微生物总量明显减少,其中细菌数量减少最显著,放线菌数量略有下降,而真菌数量则明显增加(主要是喜酸性的青霉、木霉)。特别是固氮菌、芽孢杆菌等参与土壤氮素转化和循环的微生物减少,使硝化作用和固氮作用强度下降,其中固氮作用强度降低80%,氨化作用强度减弱30%?~50%?,从而使土壤中氮元素的转化与平衡遭到一定的破坏。? 酸雨除了通过进入土壤改变土壤性质,间接影响植物生长外还直接作用于植物,破坏植物形态结构、损伤植物细胞膜、抑制植物代谢功能。酸雨可以阻碍植物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影响种子的发芽率。酸雨 对森林产生的危害最大,其对树木的伤害首先反映在叶片上,树木不同器官的受害程度为根叶茎。我国根据“七五”和“八五”的部分研究成果估算,仅酸雨污染较为严重的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11个省(自治区),因酸沉降引起的森林木材蓄积量减少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就高达44亿元人民币,木材经济损失与森林生态效益经济损失比例为l:8。通过贵州、四川的马尾松和杉木的调查资料表明,降水pH值4.5的林区,树林叶子普遍受害,导致林木的胸径、树高降低、林业生长量下降,林木生长过早衰退。我国的西南地区、四川盆地受酸雨危害的森林面积最大,约为27.56万km?,占林地面积的31.9%。四川盆地由于酸雨造成了森林生长量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