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羅婕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羅婕予

【成果報告】 一、題目:颱風在何種環境下易形成? 二、研究背景何動機:因為所生長的環境優美有福耳摩沙之稱,卻也抵不過天然災害的侵襲,又加上對颱風那有點神秘的面孔興致勃勃,所以就已寫他為主題啦。 三、假設與策略: 假設:假設颱風在易形成的環境。 策略:尋找颱風行成的所需。 四、蒐集資料: 所謂颱風乃是指發生在廣大洋面上、風速超過 17 (m/s) 的熱帶性氣旋 (即熱帶性低壓),不同地區對於颱風有不同的稱呼,如西太平洋稱之為『颱風(Typhoon)』、印度洋稱之為『旋風(Cyclone)』、大西洋以及東太平洋則稱之為『颶風(Hurricane)』,名稱雖然不同,但性質卻是一樣的。在北半球,颱風呈逆時針方向旋轉,而在南半球則呈順時針方向旋轉。此熱帶性低壓一般伴隨強風、豪雨,嚴重威脅人們生命財產,對於民生、農業、經濟等造成相當大的衝擊,為一嚴重的天然災害。由於台灣正位於西太平洋颱風帶上,因此對於颱風的影響自然不能忽略。颱風這個名字的來源,一般認為是從廣東話『大風』演變而來;但據林紹豪教授的考據,可能是從閩南語『風篩』演變而來,於魯鼎梅重修台灣縣志云:『所云颱者,乃土人見颶風挾雨四面環至,空中旋舞如篩』,因曰風篩,謂颶風篩雨,未嘗曰颱風也,臺音篩同台,加風作颱,諸書承誤。至今閩南語稱颱風為風颱,所以這一說法頗為可信。(此段摘自中央氣象局,若欲得到更詳細的資訊,可至中央氣象局網站查詢) 颱風到底怎麼形成?為何熱帶洋面上這麼多的熱帶雲簇、對流系統中只有少數可以形成颱風?關於此點目前仍是眾說紛紜,大多數的人都認為是透過CISK(第二類條件性不穩定)機制所產生,不過也有學者提出不同的見解。然而目前所知,當一個颱風要生成之前,所處環境場必須具備一些有利的基本條件才得以發展,主要如下所述: (1)在廣闊洋面上且海水溫度超過26.5℃:(Palmen,1948) ???? ?? 因為高海溫處可提供較高的不穩定環境條件,使擾動得以發展。 (2)低層正渦度(擾動)不能太小: ????? ? 否則無法提供有利低層輻合及垂直發展條件。 (3)垂直風切不能太大: ?? ???? 否則加熱不能集中、地面低壓無法迅速加強(氣壓、對流包無法迅速下降)。 (4)所處緯度需距赤道5度以上的範圍: ??? ???? 因為在此範圍內科氏偏向力太小(旋度太小),因此要使氣旋式 ???????? 擾動達到颱風階段需花費相當長的時間,因此不利於颱風形成。 (5)中、高層大氣相對濕度要高: ???????? 否則不利深對流以及垂直運動的發展。(RH ≧ 40 %) 當大氣與海洋環境具備這些條件時,透過CISK(第二類條件性不穩定)理論機制,使底層產生水汽輻合,經由上升絕熱過程使水汽凝結並釋放潛熱,同時加熱氣柱,使地面氣壓下降(此由垂直向靜力穩定度方程可得知),並進一步加強低壓環流以及水汽的輻合,透過此小尺度積雲對流與大尺度低壓環流兩種不同空間尺度系統的交互作用,讓颱風發展起來,同時透過潛熱釋放以維持颱風的發展。 由於低緯度地區的地面接受太陽輻射較多,氣溫比較高,所以到了高層呈現比中、高緯度為高的氣壓。如果地球沒有自轉,空氣在高層直接由赤道流向南北極,然後在地面上由南北極流回赤道,而形成純南北方向的環流。(下圖摘自Ahrens Meteorology Today,有經過修改以幫助解說。) 在北半球,颱風誕生的地方主要分佈在西太平洋、西大西洋以及印度洋和東太平洋。例如七至九月誕生颱風的頻率如圖所示,由圖可知颱風都誕生在表面溫度高於27 C的洋面上。 颱風的成長相信是來自小尺度的積雨雲和中、大尺度的旋轉及抬升作用相互合作的結果。積雨雲提供水汽凝結釋放的潛熱作為颱風成長所需的能量,而中、大尺度旋轉提供積雨雲所需的水汽供應及有組織的抬升運動。 由於地球表面在赤道地區和日射方向幾乎正交,水平方向的受熱幾乎是均勻的,不容易有水平方向的氣壓梯度存在,故推動大氣運動的能量來源不是直接由日照來的,主要由水汽凝結所釋放的潛熱來提供。 26度以上而且必須有足夠的熱量外還需一股動力就是高空的福散必須稍過近面處的輻合。總結大概生成颱風的條件如下: 颱風生成的有利因素●洋面溫度高(大於27 C)●在中對流層有高相對濕度●垂直風切(風向或風速) 微弱●低層熱帶性擾動位於上層 槽的東方●低層氣流有較平均略高的 渦度(旋轉程度).tw/nature_technology/nature/member/460.html 大氣科學 戚啟勳 編著 大中國圖書公司印行 製作:洪秀雄 hong@.tw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