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级建造师考典房屋建筑实务重点
1A410000 房屋建筑工程技术
1A411000工程力学与工程结构
1A41100 掌握杆件强度、刚度和稳定的基本概念
1、结构杆件的基本受力形式:拉、压、弯、剪、扭。
梁的变形主要是弯矩所引起的剪力所引起的变形很小。
梁弯矩与变形梁弯矩与变形梁上荷载及弯矩图 挠 度 悬
臂
梁 简
支
梁 f∝1/E、 f∝q、 f∝p、 f∝1/I
对于均布荷载:f∝L4、对于集中荷载:f∝L3两端铰接的压杆,临界力的计算公式为:
压杆临界力Plj∝E、Plj∝I、Plj∝1/L2。
不同支座情况的临界力的计算公式为: L0——计算长度两端固定 一端固定一端铰支 两端铰支 一端固定一端自由 L0(计算长度) 0.5L 0.7L L 2L Plj(同样的L下) 最大 次大 次小 最小
临界应力σlj 临界应力是指临界力作用下压杆仍处于直线状态时的应力
设: ,λ=L0/i,回转半径λ称为长细比
1A411020 掌握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及杆件内力分析
1、力的基本性质
(1)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运动效果 促使或限制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运动 变形效果 促使物体发生变形或破坏 (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作用与反作用原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作用线。
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法则。
2、静定结构受力分析
可以用静力平衡条件确定全部反力和内力的结构叫静定结构。不可以用静力平衡条件确定的称为超静定结构。 固定铰支座 能阻止竖向及水平的移动,但有转动 固定
支座 能阻止竖向的移动,并能阻止转动
b. 节点
结构中两根或两根以上的杆件的共同连接处称为节点。常见的节点可归纳为两种;铰节点和刚节点(表1-5)。
表1-5 节点的约束
支座形式 约束情况 简 图 铰节点 各杆件均可绕节点自由转动 刚节点 各杆件不可绕节点自由转动,节点转动时,杆件间的夹角不变 (2)平面交汇力系的平衡
力系的平衡条件物体在许多力的共同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
二力的平衡条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重合。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力平衡方程):ΣX=0和ΣY=0。利用力平衡条件求未知力 (3)力矩的平衡
力矩=力×力臂,M=P·a。转动中心称力矩中心,力臂是力矩中心点至力P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a。力矩的单位是N·mN·m)。
力矩的平衡(力矩平衡方程):ΣM=0。
利用力矩平衡条件求力偶力偶: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的特殊力系。
力偶矩=力偶的一个力×力偶臂, M = ± P×d。
力偶矩的单位是N·mN·m)。
力平移作用在物体某一点的力可以平移到另一点,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矩。
(力平衡方程)ΣX=0ΣY=0ΣM=0利用力平衡条件求未知力用截面法计算单跨静定梁的内力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简支梁、悬臂梁、伸臂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绘制。
一般求支座反力,再截取截面求杆件梁的内力。
图1-1 弯矩的正负号
图1-2 剪力的正负号
(3)简易法作梁的内力图
确定若干控制截面的内力值,利用以下荷载内力分布特点(表1-6),可以很快作出内力图。
表1-6 梁的荷载-内力的分布特点
梁上外力 剪力图 弯距图
无荷载 水平线 斜直线
均布荷载
斜直线( ) 下凹的二次曲线
集中荷载 P处发生突变,突变值为P P处发生转折
4、桁架的计算 (1)桁架的计算假设:
桁架的节点是铰接;每个杆件的轴线是直线,并通过铰的中心;荷载及支座反力都作用在节点上。二力杆:只有轴力的杆称二力杆
图1-3 零杆判别
(3)用节点法和截面法计算桁架轴力ΣX=0、ΣY=0 、ΣM=0
一般先求支座反力,再截取节点或截面求杆件内力
5、应力:作用在截面单位面积上的内力,σ= N/A。
轴向拉力产生拉应力,轴向压力产生压应力。拉、压应力垂直于截面时,称为正应力。
应变:单位长度的伸长(或压缩)量ε=ΔL/L
杆件拉伸ε为拉应变;压缩ε为压应变。
应力与应变弹性应力与应变E =σ/ε,这种关系弹性定律,也称虎克定律。E称为弹性模量。惯性矩惯性半径惯性矩惯性半径截面形状和
形心轴的位置 面积A 惯性矩 惯性半径 Ix Iy ix iy bh
图1-4 确定多余约束
附3:有关力学物理量单位
有关力学物理量单位见表1-8
表1-8 有关力学物理量
物 理 量 符号 单位(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