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的控制(俞培)技术方案.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皮肤冷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 传出神经 骨骼肌战栗 皮肤血管收缩 减少散热 皮肤立毛肌 收缩 汗毛孔缩小 增加产热 低温环境下 第5节 体温的控制 运动时: 安静时: 高温下: 低温下: 恒定的体温 产热 散热 (动态平衡) 皮肤直接散热为主 汗液蒸发散热为主 体温 调节中枢 (脑干) 肌肉和皮肤为主 内脏为主 课堂练习 1、恒温动物体温的特点是( ) A.身体所有部位温度一样并保持不变 B.身体所有部位温度一样,但温度在很小范围内波动 C.身体各部位温度并不都一样,但各部位温度保持不变 D.身体各部位温度并不都一样,温度也是在很小范围内波动。 D 课堂练习 2、人体睡觉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 ,剧烈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 。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 ,其散热方式有 和 两种。当环境温度等于人体温度时,人体散热主要依靠 。 内脏 肌肉和皮肤 皮肤 皮肤直接散热 汗液蒸发散热 汗液蒸发散热 课堂练习 3、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主要取决于 ( ) A.人体内与人体皮肤表面之间的温度差 B.人体内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 C.人体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 D.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程度 C 课堂练习 4、人体在寒冷环境里保持体温恒定主要靠( ) A.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多,皮肤温度升高 B.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少,皮肤温度降低 C.肌肉不自主的颤抖 D.B、C两项都是 D 课堂练习 5、人体的体温在 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使 和 保持动态平衡,从而使体温保持相对恒定,这是人体进行正常 的必要条件。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脑干 产热 散热 生命活动 冷冻技术 科学家预测,人体冷冻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将十分广泛。可以把患了绝症的病人冷冻起来,几百年后当相关的技术出现后,再使其复活,经治疗而获得健康;再有,可以把宇航员冷冻起来暂停人体老化的程序,经数光年距离之后,他们抵达某个星系后解冻,他们的年龄就和离开地球时完全一样,没有任何衰老。人体冷冻技术使人的太空旅行有了实现的可能。目前不能确定人的最低致死体温。现实中人体细胞冷冻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比如在治疗不育症时使用的精子冷冻、卵子冷冻、胚胎冷冻技术。 知识拓展 口腔温度超过37.3℃,腋下温度超过37℃,直肠温度超过37.6℃,或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认为是发热。发热一般分为超高热(体温在41℃以上),高热(38℃以上)与低热(体温37-38℃左右)。发热持续2-4周称为长期发热。 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人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此时白细胞生成增多,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物质代谢速度加快,有利于人体战胜疾病。但发热过高或过久会使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以及代谢发生严重障碍。小儿体温超过41℃时,脑细胞就可能遭受损伤,甚至出现抽搐,并逐步丧失调节体温的能力。发热时人体营养物质的消耗增加,加上食物的消化吸收困难以及一系列的病变。所以过高过久的发热是对人体不利的。因此遇到高热病人应及时采用退热措施,并立即请医生诊断、治疗。 发热 温度计 37℃左右 我们平常测的体温是多少 春 夏 秋 冬 看一看 鸟类、哺乳类、尤其是人类,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都有保持体温相对恒定,因此这几种动物叫恒温动物。 腋窝温度 口腔温度 直肠温度 36.4 °C 36.9°C 37.3 °C 下表是在一个身体健康的初中二年级学生身上测得的三个温度值(在同一时刻测得的),从测量的部位来说,你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呢? 结论:同一个人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是有所不同的。 思考: 同一人不同时间的温度变化 成员 上午6h 上午10h 中午12h 下午2h 傍晚6h 晚上9h 母亲 37.0℃ 37.2 ℃ 37.3℃ 37.4℃ 37.2 ℃ 37.1℃ 父亲 36.8℃ 37.0℃ 37.1℃ 37.3 ℃ 37.1℃ 36.9 ℃ 自己 37.1 ℃ 37.3 ℃ 37.4 ℃ 37.5 ℃ 37.3 ℃ 37.1 ℃ 家庭成员一日内体温变化调查表(口腔温度) 从这张表中你可以得到些什么结论? (思考方向:比较一个人在不同时间的温度可以得到什么结论:比较不同年龄的:比较不同性别的:等等 讨论 我们一起讨论后,可以得

文档评论(0)

妈妈王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