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3新闻写作讲稿教程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好通讯员的标准 一是大多数能做到想到,你也想到了,这是一个普通的通讯员。 二是大多数没想到而你想到了这是好通讯员。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是好通讯员。 三是好通讯员要心中有全局,懂得什么事情该写,什么事情不该写。 四是“无事生事”是好通讯员。会自己去找新闻的是好通讯员。 思考一: 新闻五要素 新闻五要素即新闻5W,指一则新闻报道必须具备的五个基本因素,分别为何时(when)、何地(where )、何事(what)何因(why )、何人(who )。这是新闻中不可缺少的五个方面,是对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随着调查性报道的兴起,西方有些学者提出了“六要素”说,认为除五个“w”之外,还有一个新闻要素“H”,即如何(how)。 什么是教育新闻 教育新闻的定义: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教育事实的报道。 1.事情是最近发生的; 2.事情是有价值的; 3.一定有关教育的; 4.一定是真实的。 新闻写作的要求:“真、新、短、活、深” 短: 人人都是潜在的记者 传统媒体跟着微博走 网络媒体“碎片化”,读者习惯逐渐被熏陶   “碎片化”一词是描述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的说法。所谓“碎片化”,英文为Fragmentation,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我们也可将“碎片化”理解为一种“多元化”。 网络媒体“碎片化”,读者习惯逐渐被熏陶 信息传播“碎片化”的案例 ——“碎片化”阅读趋势初现    第三届《人民日报》读者评报活动中共有84987名读者通过来信、网络等方式参与投票。    调查结果显示,网络(54.12%)、报纸(46.32%)和电视(43.83%)是受访读者最重要的三种信息渠道。这充分反映了新的媒体环境中,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    在被问及阅读的习惯时,近四成(38.35%)的人习惯于“先看标题,如果感兴趣就往下看”,另有32.99%的人会“挑喜欢的版面或栏目看”,“从头到尾仔细看”的不到15%。    过半数(51.56%)受调查者平均每天用于阅读报纸的时间在半小时以内,只有17.44%的读者选择了“一小时以上”。以上数字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新媒体时代,读者阅读时间的减少和碎片化趋势。如何应对这种碎片化趋势,以全媒体的新闻产品应对读者新的阅读习惯、阅读需求,将是新的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报新闻报道必须面对的课题。                      ——摘自《人民日报》 微博、微信幸运而生   新闻写作“碎片化”的具体实践大多是自发的、朦胧的。因为,在学界和业务圈内都没有形成约定俗成的操作准则,不像“新闻5W”一样已有了标准化的操作模式。不像“新闻5W”一样已有了标准化的操作模式。   三言两语,现场记录,发发感慨,晒晒心情——这是微博微信最显著的特点。而且字数一般不超过140个字。因为字数少,就方便随时随地发布,比如李开复在2009年10月13日上午10分钟内连发6条微博,都在介绍其校园行程,他的“勤奋”得到的收获是135865名“粉丝”。 怎么写“碎片化”的文章?  1) 多写短句、断句,增强现场感。    没送到地方,就叫我们下车。不干!我们坐着不动。争执,用蹩脚的英语争执,鸡同鸭讲。看着冷清的街面,心虚,就喊同伴下车结账。         ——金华日报《越南三轮车历险记》  2) 减少描述性的语句、过程性的句子。  3) 多提炼关键词,读者凭借关键词就能掌握文章的大体含义。  4)多制作表格、图表,与文章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做到形散神不散。 5)多用图片   如11月1日廿三里一小的微信平台:题目:素质作业展示:叠衣服,(2张图片配上文字:图为502班叠衣服展示);又如,各中队举行《爱绿护绿》中队活动(7张图片,配上文字:向日葵、风铃草、绿叶中队的活动)     昨天( 11月4日)微信:2013下学期第十周旗手(绿叶中队荷叶小组活动)文字比“素质作业展示:叠衣服”的多了一些,但也不超过200字 网络新闻为追求时效性进行的频繁更新,容易造成新闻的“瞬时化”和“碎片化”,一些新闻只能支离破碎地展示新闻事件的各个片断,很难全面深入地体现新闻事件的本质。 新媒体时代教师警示录 一.接受采访不讲浑话。 二.不让学生打雨伞。 三.发表大作不抄名文。 四.与人约会不发微博。 五.问题发生不露笑容。 六.突发事件不当新闻发言人。 七.不懂微博不做教师。 新和真最关键 (时效性 真实性) 案例:科技全员普及,助力“夏小”成长     “科技伴我成长,阅读随我一生”这是夏演小学大力倡导的科技全员普及、每天阅读“三个”半小时系列活动的最

文档评论(0)

妈妈王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