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外科体液代谢失调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案例】
张先生,48岁。体重60kg,因频繁呕吐、腹泻而出现口渴、尿少、头晕、乏力而入院。BP90/60mmHg,P105次/分,神志淡漠,口唇干燥、樱红,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呼吸深快,血清钠140mmol/L,血清钾3.4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l4mmol/L,T波低平,u波。
诊断:代谢性酸中毒
思考:
1.诊断依据?
2.护理诊断及护理要点?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1. 专业职业能力:具备为酸碱平衡失调病人正确补液的能力;正确监测血氧饱和度
的能力;具备动脉血标本采集的能力。
专业理论知识:掌握酸碱平衡失调的原因、临床表现、护理诊断、护理要点及预防方法。
3. 职业核心能力:五、护理 一、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1.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重、饮食习惯等。 2.既往史:了解有无慢性疾病,特别是易导致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疾病,如糖尿病、肾脏疾病、消化道疾病等。 (二)身体状况 1.生命体征是否稳定:体温过高引起出大汗导致脱水,血容量不足可使血压下降,血容量不足和某些电解质异常可引起脉搏变化,呼吸变化不仅是体液失调的表现,同时也是体液失调的原因。 2.皮肤和黏膜:皮肤黏膜干燥,皮肤弹性下降,眼窝凹陷提示体液不足。 3.神经精神表现:烦躁不安,惊厥,抽搐和昏迷可为重度脱水表现。 4.液体出入量:禁饮食,咽下困难,频繁呕吐,严重腹泻,长期应用利尿剂等都可使体液大量丢失,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尿量减少可为体液不足引起,也可为肾衰竭少尿期的表现。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pH值、CO2CP、K+、Na+、CO2+等电解质变化。 2.心电图检查:某些电解质改变时心电图可出现明显改变。 3.中心静脉压:代表右心房或胸腔段静脉内压力,其变化反映血容量和心功能的改变。正常值为O.59~1.18kPa(6~12cmH20),过低可能是血容量不足,过高可能是心功能不全。 二、护理措施 (一)维持正常体液 1.体液不足的纠正:保证液体入量,制订补液计划。 (1)补多少:包括三部分: 1)生理需要量:正常人每日生理需要量为2000~2500ml。 2)累积丧失量:从发病开始到就诊时已经损失的液体量。 3)继续损失量:在治疗过程中,继续损失的液体。如呕吐、腹泻、肠瘘、体温升高、出大汗、气管切开等损失液量要充分估计。 (2)补什么:原则是缺什么补什么。对盐、糖的生理需要量,正常人氯化钠5~9g/d。氯化钾2~3g/d,葡萄糖100~150g/d以上。 (3)如何补:补液原则是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尿畅补钾。尿畅是指尿量在30ml/h以上。在具体补液时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调整。 2.体液过多的纠正 (1)限制水入量。 (2)脱水利尿。 (二)补液观察和监测 (1)精神状况 (2)脱水情况 (3)生命体征 (4)尿量变化 (5)体重改变 (6)中心静脉压与血压改变 (7)心电图监测 (8)生化指标测定1.代谢性酸中毒病人的呼吸变化特点
浅而促
B.浅而慢
C.深而快
D.深而慢
E.不规则
( )2.代谢性酸中毒的常见原因是
腹泻
B.低钾血症
C.呼吸道梗阻
D.幽门梗阻
E.肺炎
( )3.溃疡合并幽门梗阻病人反复呕吐半个月,可能合并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
( )4.张先生,33岁。脑外伤术后应用呼吸机支持呼吸:血气分析Pa0210mmHg,
PaC0220mmHg,pH7.48,[HCO3-]22mmol/L。该患者最可能是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性碱中毒
( )5.张先生,48岁。因胆石症胆管炎住院,血化验pH7.30,BE:7mmol/L,CO2CPl5mmol
/L。提示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水中毒
【课后作业】
1.请写出代酸、代碱、呼酸、呼碱的典型临表。
2.预习下一节内容。
正 文
2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