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学士]高层商住楼毕业设计图纸(含电算计算书).doc

016[学士]高层商住楼毕业设计图纸(含电算计算书).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科生毕业设计任务书 2008 年 02 月 25 日至 2008 年 06 月 18 日 题 目: 高层商住楼设计 姓 名: 冯 阅 学 号: 050400106 学 院: 土木工程学院 专 业: 土木工程 年 级: 2004级 指导教师: (签名) 系主任(或教研室主任): (签章) 设 计 任 务 (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 高层商住楼设计 计算书配套CAD图纸在爱建筑网下载 全套毕业设计尽在爱建筑网 一、总的教学要求 1、城市规划对高层建筑的要求。 2、城市交通对建筑的要求:道路走向、车流、人流出入口等 3、学习高层建筑的设计特点。 4、了解高层建筑的防火要求及其它规范的要求 5、学习高层建筑的平面布局、造型设计 二、教学重点 解决好高层建筑的平面布局和造型同结构设计之间的协调 三、设计条件及要求 1、建设地点:福州市区,基地如图。地盘地质情况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摘录二)。 2、设计要求: 1)、总用地面积:5548m2 2)、总建筑面积:16580m2 3)、建筑密度≤20% 4)、容积率:3左右 5)、1—3层为商场,4层以上为住宅 (注:建筑高度不超过75m) 6)、停车率:10% 7)、办公室部分入口设门厅、传达、收发室。 8)、一层应设消防控制中心(25m2,门直接开向室外)。 9)、地下室设置设备用房:主要有水池300吨;水泵房30m2;m2(.2m以上);发电机房20m2。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摘录二) 一、场地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福州盆地中部,据钻探揭露,原始地貌为古河道。现场地地表为旧房拆迁整平,地形较为平坦。 二、场地岩土层结构 据钻孔揭露,场土岩土层在揭露范围内自上而下可分九层,各层特征分述如下(摘要): ① 杂填土:灰、灰褐色,湿——饱和,松散——稍密,主要成分为粘性土、砂、碎石、砖块等,局部表层为原建筑物的砼地板及块石等,为新近回填。本层均有分布,层厚1.5~2.2m。 ② 粉质粘土:灰黄色,湿——饱和,软塑——可塑,主要成分为高岭土,含少量中细砂,局部相变为粘土。本层均有分布,层厚0.3—2.00m。 ③ 淤泥质土:深灰色,饱和,流塑,含有机质,具腥臭味,含少量腐殖物,下部夹薄层中细砂,厚20~30cm。本层均有分布,层厚3.4~6.3m。 ④ 中砂夹薄层淤泥:灰、灰黄色,饱和,稍密——中密。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中砂、细砂、粗砂含量分别为40~50%、20~30%、10~20%,泥质含量10~20%,偶夹少量薄层淤泥。本层均有分布,层厚7.10~10.7m。 ⑤ 淤泥质土:深灰色,饱和、流塑,含有机质,具腥臭味,含少量腐殖物。本层均有分布,层厚2.70~3.5m。 ⑥ 粉质粘土:灰黄色,湿,可塑,主要为粘性土,见铁质浸染,含10~20%中细砂。本层均有分布、层厚1.2—3.4m。 ⑦ 中砂:灰、青灰色,饱和、中密——密实,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中砂、细砂、粉砂含量分别为40~50%、20~30%、20~30%,泥质含量20~30%。本层均有分布,层厚3.30~4.50m。 ⑧ 卵石:黄褐、灰色,饱和、中密——密实,主要成分为花岗岩、花岗斑岩、硅质岩等,粒径多为2—8cm,大者可达11cm以上。充填物为中粗砂,局部夹薄层粘土或中粗砂。本层自上而下,卵石含量逐渐增多,粒径逐渐增大。本层厚度为8.6~10.2m。 ⑨ 强风化花岗斑岩:黄褐色,为软岩,散体状结构。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及暗色矿物,长石多已高岭土化,岩石裂隙发育。岩芯呈砂土状、碎石状。本层仅部分揭露,最大揭露厚度为2.35m。 以上各岩土层分布情况详工程地质剖面图、柱状图。(略) 三、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初见水位深度为1.50~2.70m,结合稳定水位埋深1.20~2.40m。地下水主要赋存于①杂填土中的上层滞水,④中砂夹薄层淤泥中的孔隙潜水,下部⑦中砂、⑧卵石的弱承压孔隙水,以及⑨强风化花岗斑岩中的基岩裂隙水。除⑧、⑨层地下水联系较强外,其余各水层之间的垂向水力联系较弱。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地表水及闽江水的侧向补给。 根据场地气候条件及地质情况,场地所属环境类别为Ⅱ类型。本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不具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 四、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 1. 场地类别: 据我国建设部、国家地

文档评论(0)

jizhun4585feic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