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与楦头的关系重点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皮鞋设计专业授课内容 脚型与楦型 ????有关脚型与楦型的课程内容,不仅是学习皮鞋设计人员所必须掌握的内容,而且也是管理人员、生产人员、销售人员,甚至是穿鞋者也应当了解的基本知识。所谓“量体裁衣、比脚做鞋”,是为了给双脚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子。如果所穿的鞋子不合脚,人们不但会感到不舒服,而且还会有疲劳或疼痛的感觉,严重时还会引起某些脚病。可见了解脚型对设计和制作鞋子是何等重要。现代皮鞋的设计和制作,又是离不开鞋楦的,因此脚型与楦型便成为了皮鞋设计专业的基础知识。 脚的外部形态 ????人体的下肢是由大腿、小腿和脚三部分组成的。所谓脚,指的是人体下肢末端与地面接触的行走器官。脚也称为足。脚型是指脚的造型,包括脚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在制作靴类产品时,还要对小腿的形态和构造加以研究。 人的两只脚基本上是对称的,其中,大拇指一侧称为里怀,小趾一侧称为外怀。由于构成脚的骨骼多而肌肉少,因此脚的骨骼结构基本上决定了脚的外形。从侧面看,人脚大体成为楔形。脚底部分的曲线呈波浪形,里怀一侧有明显的脚弓,脚背部成斜坡形;脚后跟为椭圆形。俯视脚背,则构成头斜尾圆前宽腰窄的不规则形状。参见图1-1。 脚的外形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有特征的部位。 一、脚趾 ????脚趾在脚的最前端,脚趾可以灵活运动。人脚在自然悬垂时,脚趾自然向上弯曲,与脚底大约成15°角。因此鞋楦的前尖在设计时要有一定的前跷,以适应脚趾的结构特征,使走路时变得轻松而不板脚。参见右图1-2。 ????人在站立时,脚底支撑着人体的重量,而脚趾对支撑面有很好的附着作用。人在走路时,以拇趾为主的各个脚趾尖可以蹬着地面,使人体向前行进。充分利用脚趾的蹬着作用,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因此脚趾在鞋腔内应有一定的活动余地,在设计楦型时,楦头的厚度应能容下脚趾高度,楦头底盘宽度不能太瘦,以防止引起脚趾外翻、脚趾重叠等脚病。鞋的前尖距脚趾有一段空隙,叫做放余量,以适应人脚在鞋内的前后变化。参见图1-3。 图1-2 二、趾关节 ????跖趾关节是有脚趾骨和跖骨形成的关节,是脚里外怀较宽较突出的部位,俗称脚拐骨,脚骨岗。跖趾关节共有五个,自里怀向外怀依次为第一跖趾关节,第二跖趾关节,第三、第四、第五跖趾关节。处于特殊位置的是第一和第五跖趾关节。跖趾关节是脚底最宽的部位,因此测量脚宽、脚跖趾围,以及确定脚的肥瘦型都与跖趾关节有关。人体在站立、行走、跑跳时,跖趾关节是脚的主要受力部位,也是活动时最频繁弯折的部位。因此鞋楦的跖趾部位在安排肉体造型时要圆滑饱满,是鞋穿在脚上既不空旷又不勒脚,饿只是轻度地抱住脚的跖趾关节,以满足穿着时既合脚又不影响活动的要求。参见图1-4。 ???? 如果鞋的跖趾关节过瘦, 在第一、第五跖趾会由于过度 摩擦和生成水泡或老茧。在设 计童鞋时尤其要注意。在鞋帮 的设计中,跖趾部位不宜设计 断帮位置,以防止缝线的过早 断裂而影响成鞋的质量。 三、脚背 ????脚背也叫做脚跗面,脚跗背。脚背呈现弓形状态,起着传递人体重量的作用。自脚的跖趾关节起着向后逐渐加厚,特别是在第一跖骨后端,有一明显突起,叫做前跗骨突点。在设计鞋口轮廓线时,口门位置很关键。如果口门位置太靠后,使鞋口轮廓线变小,前跗骨就不能顺利穿入鞋内。同样,鞋内腔高度不够时,就会造成压迫脚背,甚至无法穿入。参见图1-5。 四、脚后跟 ????脚后跟在脚的最后端,有着圆滑的肉体。脚后跟是支撑人体重量的主要受力部位。在赤脚站立时,后跟支撑重量的50%以上。随着脚后跟的抬高,后跟受力逐渐减少,而前掌受力逐渐增加。 ????楦后跟底面,不应是一个简单的平面,而应是一个略有突起的曲面,以便和脚后跟凸起相适应,这样在穿鞋时会增加接触面积,分散压力,增加舒适感。 ????脚后跟的两侧的肌肉,由于压力的作用会向外涨出,因此楦型后跟两侧的肉体要安排得当,里怀一侧肉体位置高于外怀。楦后跟肉体安排得当是时,穿着时才会提高抱脚能力。 ????脚的最后端有一个突起的位置,叫做脚的后跟突度点,这是测量脚长的一个标志点。在鞋楦的相应部位,也有一个楦的后跟突度点,便于使成鞋能包容脚后跟。 ????应当注意到楦的后跟弧曲线与脚的后跟弧曲线明显不同。处于美化的需要,鞋楦后跟弧曲线是一条光滑的曲线。曲线上端向前倾斜,便于鞋口抱脚。还应注意到,楦的后跟侧面与地面相交后得到一条明显的楦底摆线,而在脚上都是圆滑肉体。 ????在设计鞋帮时,后帮中缝的高度很关键,过高时会“啃”脚后跟,过矮时,又挂不住鞋。一般情况下,设计方案中缝高度时以脚的后跟骨上沿点为基准,成鞋的后帮中缝高度控制在脚的后跟骨上沿点以上4-5mm为宜。参见图1-6。 五、腰窝、脚心和前脚掌 ????脚弯在小腿和脚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