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重点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4、ɑnɡ enɡ inɡ onɡ 活动主题:新调入教师汇报课 活动时间:2013年10月24日 活动地点:西校区多功能教室 执 教 者:谢春蕾 授课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ɑnɡ enɡ inɡ onɡ》第一课时 授课班级:一(2)班 教学目的 第一课时一、单韵母看图学习的音把嘴舌看图学习的音看图学习的音看图学习的音学习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课后反思: 拼音教学枯躁无味,所以在开课以后,我就创设情境,在复习前鼻音韵母的基础上引出新授内容。而“ang eng ing ong”的教学,关键在于“ng”的发音,我在教学中对本课难点进行准确的定位。首先出示“ng”,说清楚发音的方法:?舌根抬起,嘴巴张开一点,鼻子出气,舌尖抵住下牙床。然后我用手示范,用手势示范发音,然后通过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在此基础上,教学“ang、eng、ing、ong、ying”的发音,以点带面,面向全体。这种教学设计,和传统教学中,教师逐个指导后鼻韵母的发音相比,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韵母“an”?和“ang”以及“en”和“eng”“in”和“ing”容易混淆,我首先从这两组韵母的发音入手进行区别,让学生注意老师的嘴型,舌尖的位置,并编成顺口溜。舌尖靠前,an en in ,舌尖靠后ang eng ing?,并加以手势,让学生根据前鼻韵母的发音方法尝试自己读出后鼻音,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很快掌握了要领,发音准确而且记得牢固。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教学中应把目光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自己受到了老师的注意,课堂上没有被教师遗忘的角落。本节课采用大面积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读等多种方式,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都有和同学交流的时间。此外,我配以直观形象化的发音方法的手势,让学生动手、动脑又动口,从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达成教学目标,做到润物细无声。 但在此节课中,我太过于强调发音位置、口型的变化,学生刚开始学习热情还比较高涨,过一会儿就注意力分散。应该考虑一年级学生注意力的特点,加一些游戏性的学习,比如:游戏“找朋友”、“摘花”等游戏。其实,一个善于反思自我的教师应该有这样的意识:教学是“生成的”,而不能按照原来的计划“复制”出来的。当新的问题出现时,教师就应该以此为“机会”,把教学推向一个新的“生长点”。 美国的心理学家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重命运。”这句话告诉我们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养成良好的习惯,会使你受益终身。实践证明,预习正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对于老师,更应该把对本次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都预习到,以此避免在教学中发生自己预设不到的问题而使自己措手不及。教学就要老师投入十二分热情。只有热情才能引发热情。教学就要精心准备,细致考虑。只有胸有成竹,才能游刃有余。教学就如一首乐曲,需要节奏美。只有在不断变化的节奏中才能感受情趣的美。教学就是心与心的交流。只有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师生才能真正平等对话,课堂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