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8 血管内治療>症例集
血管介入疗法 临床病例介绍
均为在本院实际进行过治疗的患者病例。
因以PDF形式表示,需要下载AdobeReader软件方可阅览。
病名 标题 编写日期 1 乳腺癌 乳腺癌胸壁转移 2010/11 2 肺癌 上腔静脉综合征 2010/11 3 肝癌 伴随高度肝功能衰竭的肝细胞癌 2010/11 4 肺癌 肺癌纵隔淋巴结复发~罕见的血管分枝~ 2011/01 5 肺肿瘤 肺部肿瘤
肺部肿瘤~伴随慢性感染症上的支气管扩张,无法进行常规治疗的病例~ 2011/01 1.乳腺癌
乳腺癌胸壁复发
1).
=病史=
2000年12月,因被诊断为乳腺癌,施行了右乳房切除术和全身化疗。
术后情况一直良好, 但于2005年2月发现右胸壁复发。虽施行了全身化疗,但仍未能使肿瘤缩小。
除胸壁转移病灶外,其他尚未发现明显的转移病灶,因此判断为局部疗法即血管介入疗法的适应征,并实施了动注化疗+动脉栓塞术。
2).
从右胸廓内动脉(见箭头标记)进行血管造影,确定了肿瘤的营养血管。
肿瘤位于丸形标记内,显示较浅淡的肿瘤浓染。
3).
由于血管造影显示的肿瘤浓染影非常浅淡,比较难以正确评价肿瘤的血供情况。
于是,我们一边往胸廓内动脉注入造影剂一边进行了CT摄影。(见右下∶CTA)
由CTA片可见,肿瘤的边缘被造影剂清晰地染色出来了。
由此可以证实从该胸廓内动脉注入抗癌药的话,会有充分药剂量抵达肿瘤内。
术前CT CTA 胸廓内动脉
4).
此病例的抗癌药使用了表阿霉素和 5-FU。
经每月一次,连续3次的动注栓塞术后,术前所见的右胸壁复发病灶完全消失了。
此后,一直在进行门诊观察,2010年起至今尚未见肿瘤的复发。
治疗前 治疗后
2.肺癌
上腔静脉综合征
1).
=病史=
,但未获充分的治疗效果。*淋巴结转移
2.
支气管动脉造影,肿瘤显示不清楚。但从右支气管动脉一边注入造影剂一边进行CT摄影后(CTA),
3).
在上腔静脉腹侧淋巴结转移病灶处,可见从右胸廓内动脉伸长过来的营养血管。
血管造影显示浅淡的肿瘤浓染,病变由此定位。
通过来自右胸廓内动脉的CTA,可确认腹侧淋巴结病灶全部被染色。
术前CT CTA 右胸廓内动脉
4).
抗癌药使用了顺铂∶50mg和5-FU∶500mg。
CT 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
1).
=血液检查=
2.5g/dl
总胆红素∶2.7mg/dl
ALP∶638U/l
ALT∶67U/l
血小板∶5.4万/μl
=病史=
于30年前被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
2010年3月,于肝右叶发现了直径约5cm的肝细胞癌。
(Child-Pugh10分(件)∶C),被判断难以接受手术和高频烧灼术以及常规血管栓塞术的治疗。
SAP-MS的血管栓塞术,与日本国内实施的常规液化碘油栓塞术相比对肝功能的影响比较小,因此我们认为有可能实施该治疗方法。
2=影象所见=
(图中*)
肿瘤位于肝右叶上。(图中○)动脉相染白,说明血流很丰富。
3).
=血管造影所见=
4).
将导管推入营养肝右叶的肝右动脉进行血管造影。
标记的部位被浅淡地染色,肝细胞癌就位于这个部分。
血管造影:肝右动脉造影
血管造影:腹腔动脉造影
肝右动脉 肝总动脉 腹腔动脉 脾动脉
5).
进一步推进导管后,即可看到肿瘤是从两根血管获得营养的。
SAP-MS吸附抗癌药表阿霉素后治疗。SAP-MS,进行肿瘤血管的栓塞。
,令人担心的肝功能恶化和全身情况恶化现象均未出现。
血管造影
血管造影:肝右动脉造影
6).
栓塞治疗使肿瘤发生坏死,CT显示肿瘤部位变黑。4个月,仍无发现明显的复发现象。
4.肺癌
肺癌纵隔淋巴结复发 罕见的血管分枝形态
1).
是一例非常罕见的血管分枝形态
2007年8月被诊断为右肺下叶扁平上皮癌。,于2008年5月,又发现了右肺门部的淋巴结转移。
2).
我们知道,纵隔和肺门部的肿瘤大部分是从支气管动脉这根血管获得营养的。
1根,在左侧2根比较多见,有各种形态,有时由胸廓内动脉和甲状颈动脉等出现分枝。
CT摄影,5-FU实施了治疗。
1个月行CT摄影,见纵隔转移病灶缩小了一半以下。
,再次进行了4次的治疗。,再没发现肿瘤的再度增大。1个月6个月
2009年1月右上叶肿瘤病灶。2年前有乙状结肠癌的既往史,被怀疑转移性肺癌或原发性肺癌但由于患有于10多年前发病的重症支气管扩张,无法进行活检。1年。
由于该病人对造影液有过敏反应,于是在门诊进行了不使用造影液的检查。
肿瘤位于右上叶。肿瘤连接着纵隔上的上腔静脉,随着肿瘤的增大,有可能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此外,在右肺门部也发现了小的淋巴结肿大。
上腔静脉综合征∶上肢和头部的静脉血液流入心脏的血管称为上腔静脉,当肿瘤压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湖北省稳派教育高三十月联考生物试卷(版)介绍.doc
- 2016届湖南省岳阳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联考生物试题介绍.doc
- 2016届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文综地理试题(word)介绍.doc
- 2016届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文综地理试题和参考答案介绍.doc
- 20150677修26--依文内批注再次修改--采集人群差异对血小板质量及献血者健康的影响(已修改介绍.doc
- 2016届江苏高三英语诊断测试题介绍.doc
- 2016届江苏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演练:8古代诗歌鉴赏介绍.doc
- 20150831防城港水务公司尽职调查工作底稿介绍.doc
- 20150911-高2017届理-生物-周练习二试题和答案介绍.doc
- 20150918山东省医院临床输血质量检查标准介绍.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