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安徽省淮北市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教案分析.doc

(版)安徽省淮北市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教案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省淮北市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分)201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同呼吸,共奋斗”.旨在释放和传递建设美丽中国人人共享人人有责的信息.下列做法对改善空气质量没有帮助的是(  )   A. 对煤脱硫后使用 B. 爱护花草树木 C. 将秸秆就地焚烧 D. 利用风力发电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造成对空气污染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有害气体两大类.从世界范围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等;减少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由选项中的做法确定是否造成空气污染,是否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解答: 解:A、对煤脱硫后使用,能减少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故选项错误. B、爱护花草树木,有利于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固定粉尘,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故选项错误. C、将秸秆就地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粉尘等,对改善空气质量没有帮助,故选项正确. D、利用风力发电,无污染,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减少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分)下列现象中,不是直接利用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的是(  )   A. 办公室用空调取暖 B. 家庭用煤气做饭   C. 人用食物维持体温和日常活动 D. 工人用炸药拆除危旧建筑 考点: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首先判断该反应是否属于化学变化,分析人用食物维持体温和日常活动、煤气燃烧、炸药爆炸、用空调取暖的原理,再结合要求选择即可. 解答: 解:A、办公室用空调取暖,利用了电能转化成热能,不是直接利用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 B、煤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属于化学变化,是直接利用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 C、食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变化,放出人体维持体温和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是直接利用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 D、炸药爆炸放出大量的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直接利用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关于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人们根据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产生的能量的合理利用.   3.(2分)根据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炒菜时,若油锅起火可用锅盖盖灭   B. 铅笔芯不要放入口里,以免铅中毒   C. 电冰箱里的除臭剂可用活性炭来代替   D. 在某些食品包装中可充入氮气以防腐 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常见气体的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A、根据灭火知识进行分析; B、根据铅笔芯的成分进行分析; C、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做保护气. 解答: 解: A、盖上锅盖属于隔绝空气灭火,说法正确; B、我们使用的铅笔芯中的物质是粘土和石墨,不是铅,说法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用于电冰箱的除臭剂,说法正确;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有防腐性,可做食品保护气,说法正确. 答案: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灭火的原理,石墨、活性炭用途及氮气的化学性质等化学知识,难度不大.   4.(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液氮用作冷冻剂 B. 氢气充灌气球   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氧气用于炼钢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液氮用作冷冻剂,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氢气充灌气球,是利用了氢气密度小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氧气的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5.(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 B. 称取氯化钠固体 C. 读取液体体积 D. 溶解氯化钠 考点: 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物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