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颈鹿为什么那么高.docx
长颈鹿早已习惯接收万物的仰视。它们是陆地上身高最高的动物,拥有优雅的长颈长腿、独特的斑纹和魔性的打斗风格。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令人着迷,使其成为世人和生物学家喜爱和关注的热点。著名的进化理论之辩——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交锋的关键点之一就是长颈鹿。
打斗的长颈鹿。图片来源:Dnews
但是,在基因组测序技术发展到如火如荼的当今,这一优雅的物种却还从没有被测序过,生物学家们对它的研究还停留在比较传统的手段上——直到现在。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道格拉斯·卡文纳(Douglas R.Cavener)研究组和坦桑尼亚纳尔逊·曼德拉非洲科学技术研究所的莫里斯·阿加比(Morris Agaba)研究组合作,对长颈鹿及其最相似的物种??狓(Okapia johnstoni)进行了基因组测序,揭示了其独特生理特性背后的可能原因。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1]。
一只超级萌的年轻长颈鹿。图片来源:Douglas R.Cavenar /?
长颈鹿的脖子虽然可以长到两米多长,但是它们的颈椎数量和人类一样,都是七根。那么为什么它们的一根颈椎可以增长到30厘米?它们的肌肉骨骼又是怎样支撑如此颀长又沉重的身躯?要把血液泵到离心脏两米高的大脑,需要大约2.5倍于人类的血压,它们又是如何承受这样的血压呢?同样地,它们的神经系统又是如何运作,才能在超长的神经纤维上快速传导信号呢?
这些问题无疑是令人着迷的。“对非洲地区的动物进行基因组测序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非常酷的主意。我们发现,在非洲活跃的动物中,狮和大象已经被测序了,但是长颈鹿还没有。”卡文纳表示,“我们马上也意识到长颈鹿的基因组一定会更有趣——它能提供的信息会远多于狮和大象。”说干就干,长颈鹿基因组项目就在这对搭档的带领下展开了。
长颈鹿(Giraffa camelopardalis)的9个不同亚种的斑纹。这些亚种从左往右,从上到下依次是西非长颈鹿(G.c. peralta)、赞比亚长颈鹿(G.c. thornicrofti)、索马里长颈鹿(G.c. reticulata)、努比亚长颈鹿(G.c. camelopardalis)、马赛长颈鹿(G.c. tippelskirchi)、乌干达长颈鹿(G.c. rothschildi)、科尔多凡长颈鹿(G.c. antiquorum)、南非长颈鹿(G.c. giraffa)、安哥拉长颈鹿(G.c. angolensis)。研究者进行测序的长颈鹿属于马赛长颈鹿。图片来源:
除了选择对马赛长颈鹿(Giraffa camelopardalis. tippelskirchi)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卡文纳还选择了它们的近亲??狓(Okapia johnstoni)的基因组作为参照——这个看着有点像斑马的家伙是长颈鹿科现存唯一的“异类”,它并不具备长颈鹿的普遍特征。
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狓与马赛长颈鹿之间有着较高的相似性。“它们之间非常相似,因为??狓和长颈鹿大概是在距今1100-1200万年前由共同的祖先向不同方向进化演变而产生。从进化的时间轴上来说,这其实应该算是‘不久以前’。卡文纳说。
??狓。图片来源:ChapelHeel66/
通过把??狓的基因组与长颈鹿基因组两相对应,卡文纳和同事发现了70个与长颈鹿演化密切相关的基因,简称MSA(Multiple Signs of Adaption)——在这些基因上的一些独特的序列改变,可能就是使长颈鹿如此卓尔不群的原因。而在这70个MSA中,接近一半基因与发育有关,它们很可能影响了长颈鹿的骨骼和肌肉的形成,另外代谢、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等的相关基因也占据了一些比重。
全部70个MSA的相互关系网络。通过GO聚类分析,作者将它们划分到8个生物功能类别中,其中最多的就是与发育(Development)相关。此外,还有10个MSA与代谢/线粒体(Metabolism and Mitochondrial)有关,6个与血压/血液循环(Blood Pressure and Circulation)有关,4个与免疫(Immunity)有关,5个与DNA修复(DNA Repair)有关,7个与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有关,4个与中心体有关。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在我们发现的70个MSA中,最有趣的当属FGFRL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I型受体)。在长颈鹿里,这种蛋白质在与配体结合的区域上有7个独特的氨基酸改变。而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相关的信号通路在胚胎发育阶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卡文纳说。他们准备试试将长颈鹿的FGFRL1编辑到小鼠体内——这不太可能会让小鼠长成“长颈鼠”,但也许能泄露它会对腿和脖子的生长造成怎样特殊的影响。
光是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