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必修2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佳答案)
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 13.7亿
人,图2—l—1反映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出的我
国人口的年龄构成,与10年前相比,我国0~14岁
人口比重下降了6.3%,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
了2.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0.8亿。根据以上材
料,完成1~2题。
1.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国已经进人人口老龄化社会 B.我国人口出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C.全国出现严重的劳动力紧缺现象 D.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上升
2.新世纪我国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 迅速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根据美国人口资料局报告,20if年世界人口由2009年的67亿上升到70亿。结合
图2—l—2,分析回答3~4题。
3.全球人口在2年间增加3亿人,这些增加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
A.东半球各国 B.西半球各国
C.欠发达地区 D 发达地区
4.下列国家中,人口机械增长率较大的国家是( )。
A.中国、日本 B.科威特、德国
C.尼日利亚、墨西哥 D 埃及、印度尼西亚
图2—1—3是不同城市间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
下表是2012年某四个地区的有关数据,据此回答5-6题。
地区 总人口
(万人)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① 9631 0.638 0.603 6163.2 ② 1625 0.595 -0.054 5408.8 ③ 3837 0.272 1.075 1180.0 ④ 267 0.607 1.276 159.7 5.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显著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浩瀚的森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吸引黄河中下游地区
人口向这里迁移和流动,尤以山东人最多。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
来此谋生的人口迁入现象,称为“闯关东”。直到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还比
山东省高出 2/3。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经济增长迅速,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省,由此导致了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出现了“雁南飞”现象。根据上述材
料,回答 7~9题。
7.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原因是( )。
①山东省人口多,生存压力大 ②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 ③政策鼓励
④山东省环境恶化,造成大规模的环境难民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 ①④
8.改革开放以来,导致“雁南飞”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政治因素 B.环境因素
C.经济因素 D 文化因素
9.从“闯关东”到“雁南飞”,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
B.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因素
C.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巨大的拉力因素
D 人口的迁移都是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水平
20世纪 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环境人口容量研究工
作。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我国耕地资源可承
载人口极限分别为16.6亿、15.五亿、13.8亿。如按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 7亿之内。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0~12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B 我国的合理人口容量在16亿左右
C.我国人口约为13亿,与环境关系属良性循环,人口与资源之间几乎没有矛盾
D.从土地资源看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I6亿
11.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科技发展水平B.人口文化
C.资源状况D 生活消费水平
12.关于我国人口容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人口与耕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尖锐
B 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C.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均消费水平无关
D.我国的合理人口容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3.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人口发展的特点,从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