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第I卷第三、 四大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今人说到笔,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钢笔、铅笔等日常使用的书写工具。但历史上,笔曾专指毛笔。按流传甚广的说法,秦代名将蒙恬是毛笔的发明者。据《太平御览》引晋代张华《博物志》云:“蒙恬造笔。”但如此重要之贡献,《史记·蒙恬列传》中却无记载。《博物志》所云之“造”笔,可释为创造,亦可释为制造。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秦谓之笔,楚谓之聿”。而“聿”字在殷商时期便已现身。《礼记·曲礼》也有“史载笔,士载言”之句。清代大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造笔不始蒙恬》云:“笔不始于蒙恬明矣。或恬所造,精于前人,遂独擅其名耳。”乃公允之论也考古发现已经证实,笔之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1980年,考古工作者曾对陕西临潼的一座距今5000多年的墓葬进行发掘,出土了凹形石砚、研杵、染色物和陶制水杯等大量文物。而从彩陶的纹饰花纹表面,可辨认出毛笔描绘的痕迹,因而可推断出早在此时,先人便已开始使用毛笔或类似毛笔的书写工具。成熟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已出现“聿”字,属象形字,乃以手握住细杆进行书写之状。在湖南长沙和河南信阳的两处战国楚墓中,曾各出土过竹管毛笔一支,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之毛笔实物。湖南长沙出土之笔,从其制作工艺和文物出土分布区域推断,最迟在战国时,毛笔已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各诸侯国之间文化差异巨大,尚无统一名称。秦定天下后,蒙恬因功“拜为内史”,掌治京师。文案之事不能无笔,或许是其改进书写工具的动力与机缘。传蒙氏选用兔毫、竹管制笔,制笔方法是将笔杆一头镂空,以成毛腔,再将笔头毛塞于腔内,外加保护性竹套,以便于取笔和保护笔尖,笔之形制初备。蒙恬至少在笔的改进方面起过重要作用,应无争议。另一方面,秦一统华夏,各国称谓被弃不用,而以秦称为准,从而实现了“笔”的称谓之统一,亦功不可没。
回顾历史,笔之主流大致经历了两个重要时代,先为宣笔时代,后为湖笔时代。宣笔发轫于两汉,兴起于魏晋。其时书法大兴,与制笔业相辅相成。东晋时,书圣王羲之曾撰《笔经》,极力推崇的“中山兔毫”即宣州陈氏之笔,唐宋时期,名士白居易、柳公权、欧阳修、梅尧臣、苏东坡等皆曾对宣笔有过极高评价。自元代始,制笔业进入湖笔时代。湖笔发轫于浙江省湖州市善琏镇。古时,善琏隶属湖州府,因而得名,善琏则被誉为“笔都”。《湖州府志》载:“湖州出笔,工通海内,制笔者皆湖人。”我国素来以文化立国,笔乃文之所出,化之利器,所以在传统社会地位突兀,内涵隽永。笔就是史官手中利器,历代史官直书所见所闻,以成信史,使后人了解历史原貌。为维护史官的尊严和秉笔直书之权力,历代先哲前仆后继,不惜家身。中国史笔之神圣,可见一斑。
1.结合文意,下列各项中对“笔”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今天,笔是一种日常使用的书写工具,包括毛笔、钢笔、铅笔等,但在中国相当长的一段历史上,笔曾专指毛笔。
.“笔”本来是秦国的称谓,但是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后,全国以秦称为准,从而实现了“笔”的称谓之统一。
.在我国的历史上,笔的发展大致先后经历了湖笔时代和宣笔时代这两个重要时代,“湖州出笔,工通海内。”这表明湖州的毛笔在当时非常有名。
.“秦谓之笔,楚谓之聿”,而“聿”字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出现,属象形字,乃以手握住细杆进行书写之状,可见毛笔在殷商时期已经在使用。
2.下列各项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白居易、柳公权、欧阳修、梅尧臣、苏东坡等皆曾对宣笔有过极高评价,可见,宣笔在唐宋时期达到兴盛时期。
.因为蒙恬担任内史,掌治京师,经常处理许多文案,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蒙氏改进书写工具。
.《礼记·曲礼》中的“史载笔”是说笔就是史官手中利器,历代史官直书所见所闻,以成信史,使后人了解历史原貌。
.因为笔在中国传统社会地位突出,所以中国的知识分子常常用笔来与邪恶的势力作斗争。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博物志》所云之“造”笔,可释为创造,亦可释为制造,然而根据文意,应解释为“制造”更为合适。
.“蒙恬造笔”的说法虽然众说纷纭,但蒙恬至少在笔的改进方面起过重要作用,应无争议。
.制笔业的发展与书法的兴起总是相辅相成的,制笔业的发展会推动书法的进步,反过来,书法的发展又会推动制笔业的发展.
.从考古发现中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我国的先人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会使用毛笔写字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回答题。
辋川闲居
王维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
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颈椎病的MRI诊断PPT课件.ppt VIP
- 卵巢过度刺激课件.pptx VIP
- 四年级劳技教案——上.docx VIP
- 雅思高频英语单词汇2(附习题答案)4000 Essential English Words Book 2.pdf VIP
- 2021年4月自考00143经济思想史试题.docx VIP
- RAZ-AA分级阅读学前英语绘本Farm Animals(可打印成册).pdf
- 美术基础知识课件PPT.pptx VIP
- 2023年4月 自考 00143 经济思想史 试题.doc VIP
-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5版) .pdf VIP
- 江苏省2022年中职职教高考文化统考数学试卷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