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课件13.2 微流控芯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 流动注射分析法及微流控分析芯片 13.2.1 概述 13.2.2 微流控芯片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13.2.3 应用 13.2.1 概述 微流控分析芯片: 发展过程: 微流控分析芯片的特点与前景 微流控(分析)芯片与微阵列(生物)芯片的对比 存在的问题: 13.2.2 微流控芯片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2. 膜制备技术 3. 微结构加工技术 (2) 模塑法 4 .封合技术 二、微器件与微流体的驱动和控制 微致动器 (1)压电微泵 (2)热气动微泵 (3)静电微泵 2. 微阀的原理与加工技术 (2)被动阀 三、微流控芯片中的各种特殊效应 降低弯道效应的主要方法:改变通道构型 改变通道构型的效果对比 2. 微通道表面改性与多相层流 3. 层流效应与分子扩散效应 层流效应的应用:无膜过滤与过滤 四、微流控芯片中的进样技术 进样技术 2. “T”形通道进样 3. 门式进样 4. 双 “T”形通道进样(基于体积进样) 五、微流控芯片中的检测技术 1.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 2.集成化的LED检测器 3.电致化学发光检测器 13.2.3 应用 1. 毛细管电泳芯片 毛细管电泳阵列芯片 毛细管电泳阵列芯片 DAN分析芯片与集成μTAS系统 商品化分析芯片 课程结束 有更大的进样体积(调节双“T”通道间的距离),可改变进样量。体积进样的优点是消除了歧视现象,且进样量固定。 检测器:微流控分析芯片的一个关键部件。 特殊要求: (1)更高的灵敏度和信噪比。 (2)更快的响应速度。 (3)特殊的结构(与微系统匹配)。 (4)具有多重平行检测,功能 满足多通道平行分析的高度集成化需要。 (5)便携与低成本。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 LIF 优点: 灵敏度10-9~10-12 mol·L-1,可达单分子检测的水平。 缺点:通用性差,体积大,结构复杂,成本高。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可发射准单色光,体积小,寿命长及价廉的发光器件,可以集成化。 通过在电极上施加电压来控制化学发光进而进行光度测量的检测方法,结构简单、灵敏度高等特点。 5mm×5mm的硅片上集成了两组硅光电二极管,125对叉指式微电极阵列(IDA),分别作为电解发光检测区和参比区。流通池的体积为2.25μL。 好的散热性能,常规难以达到的极高场强(2.5kV/cm),小体积进样,高效、高速(106塔板数/秒)。μTAS领域中最令人瞩目。 大规模平行处理能力,极大地分析能力,后基因组时代的支撑性技术。 1994年首次,2001年96通道, 384通道,768通道。 第二节 微流控分析芯片 Microfluidic analysis chips Flow injection analysis and Microfluidic analysis chips 目标: 分析仪器及系统微型化、集成化、自动化、便携化。 微流控分析芯片则是实现这一整体目标的成功尝试。 分析化学学科最活跃的领域和发展前沿。 “芯片实验室” “个人化”、“家用化” 流动注射分析:烦琐的手工操作的化学分析过程自动化的成功实现. 以微通道网络为结构特征,以微流体的操纵和控制为核心,并将整个分析化验实验室的功能:采样、稀释、加试剂、混合、反应、分离及检测等集成在方寸大小的微芯片上。以完成某一分析测试任务,实现分析全过程的微型化、集成化、自动化、便携化的一种分析技术。 1990年,Manz和Widmer:提出μTAS。 1992年,Manz与Harrison:展示巨大发展潜力。 1994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工作,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 首届μTAS会议在荷兰举行,推广作用。 1995年之后,美国大学一系列研究:发展。 2001年在美国:第五届μTAS会议。 英国皇家化学会主编:“Lab-on-a-chip” 期刊, “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LOC) 被广泛接受。 微流控分析芯片:不仅仅是带来设备尺寸上的变化,也预示着新的理论和技术的革新。 优点 : (1)具有极高的效率; (2)试样与试剂消耗已降低到数微升水平。 (3)容易制成功能齐全的便携式仪器,用于各类现场分析。 (4)微流控芯片的微小尺寸使材料消耗甚微,有利于普及。 都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都存在问题。 协调发展。 整体仍处于初期阶段,在总体上既不够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