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电动汽车快充站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1总论 1
1.1主要依据 1
1.2主要原则 3
2项目必要性 5
2.1建设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必要性 5
2.2项目必要性 5
3项目方案 7
3.1概述 7
3.2总平面布置 7
3.3充电系统 8
3.4安防系统 8
3.5供配电系统 9
3.6通信系统 11
3.7土建 11
4主要设备材料清册 13
4.1充电系统主要设备 13
4.2安防系统主要设备 13
4.3配电系统主要设备 13
4.4通信系统主要设备 15
4.5其他 15
5投资分析 16
5.1 工程概况 16
5.2投资估算 16
5.3效益分析 17
5.4结论 17
6图纸 18
1总论
1.1主要依据
1.1.1设计依据性文件
《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财政部、科技部,财建〔2009〕6号 2009年1月23日
《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国务院办公厅 2009年3月20日
《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财建〔2013〕551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财建〔2014〕11号
1.1.2引用的设计标准、规程规范
1)电动汽车技术标准
GB/T 18487.1-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一般要求》
GB/T 18487.2-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
GB/T 18487.3-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充电机(站)》
GB/T 19596-2004《电动汽车术语》
QC/T 743-2006《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GB/T 20234.1-2011《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20234.2-2011《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
GB/T 20234.3-2011《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
GB/T 27930-2011《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
2)电气技术标准
GB/T 14549-1993《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
GB/Z 17625.6-2003《电磁兼容 限值 对额定电流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谐波电流的限制》
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52-19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3-1994《10kV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60-2008《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DL/T 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 856-2004《电力用直流电源监控装置》
JB/T 5777.4-2000《电力系统直流电源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要求》
3)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GDW233-2009《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通用技术要求》
Q/GDW234-2009《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电气接口规范》
Q/GDW235-2009《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通信规约》
Q/GDW236-2009《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
Q/GDW237-2009《电动汽车充电站布置设计导则》
Q/GDW238-2009《电动汽车充电站供电系统规范》
Q/GDW397-2009《电动汽车非车载充放电装置通用技术要求》
Q/GDW398-2009《电动汽车非车载充放电装置电气接口规范》
Q/GDW399-2009《电动汽车交流供电装置电气接口规范》
Q/GDW400-2009《电动汽车充放电计费装置技术规范》
Q/GDW Z 423-2010《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设计》
Q/GDW478-2010《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技术导则》
1.2主要原则
以“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标识、安全可靠、经济实用、按需建设”为原则,全面推广应用标准化建设成果,推进充换电设施新技术应用,建设节能环保的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
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运营模式与电动汽车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相适应,使电动汽车充电像燃油车加油一样快捷,同时将为电池维护、梯次利用、有序充电、电网应急备用电源、配合随机性较强的风能和太阳能接入电网等方面奠定基础。
2项目必要性
2.1建设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必要性在能源危机和气候变暖的双重挑战下,电动汽车成为发展低碳经济、落实节能减排政策的重要途径。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型交通工具,是缓解我国石油资源紧张、城市大气污染严重问题的重要手段,是推进交通发展模式转变的有效载体。电动汽车有着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集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DB4401∕T 112.1-2021 《城市道路占道施工交通组织和安全措施设置 第1部分:交通安全设施设置》.pdf VIP
- 素食店创业计划书.pptx
- 5《秋天的怀念》—优质课课件(共30张PPT).pptx VIP
- 血管瘤治疗后护理.pptx
- 年产12000吨中药材中药饮片加工GMP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备案审批.doc
- 有限空间作业考试试题库(附答案).docx
- 公共政策审计课件.pptx
- “分数除法”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VIP
- 成考政治试题及答案.doc VIP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Starter Unit 3知识点梳理及语法讲义(学生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