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梳理
(一)、烃
(二)、重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专题一烃分子式的确定方法
1.直接或间接求出烃的相对分子质量,然后求分子式
相对分子质量常用Mr= 22. 4(标准状况)和Mr =Mr(A)(A)(相对密度)等方法求解。求出相对分子质量以后再用以下方法求分子式:
(1) Mr/14,能除尽,可推知为烯烃或环烷烃,其商为碳原子数。
(2) Mr/14,余2能除尽,可推知为烷烃,其商为碳原子数。
(3) Mr/14,差2能除尽,可推知为炔烃或二烯烃,其商为碳原子数。
(4) Mr/14,差6能除尽,可推知为苯或苯的同系物,如C6H6、C7H8等。
(5)有的分子式可以“变形”,去掉12个氢原子,可增加1个碳原子。
2.实验式法
首先根据题意求出烃的实验式,设为CaHb,a/b=x。
讨论:
(1)若x1/2,该净是烷烃。可直接求分子式,据烷烃的通式CnH2n+2,=x,求出n值即可。
(2)若x=1/2,该烃是烯烃或环烷烃。不能直接根据通式求分子式,需再知道相对分子质量才能确定分子式。
(3)若1/2x1.该烃可能是CnH2n-2。或CnH2n-6。可直接求分子式,用CnH2n-2。或CnH2n-6。分别代入验证,看是否符合。
(4)若x=1,是C2H2或C6H6或C8H8等,不能直接求分子式。
3.通式法
烷烃通式为:CnH2n+2,烯烃通式为;CnH2n,炔烃通式为:CnH2n-2,苯及其同系物通式为:CnH2n-6(n≥6),代入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氢原子数),求出氢原子数(碳原子数),即得分子式。
专题二烃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规律
1.等物质的量的烃完全燃烧时,其耗氧量的大小取决于(x+y/4)的值,其值越大,耗氧量越多。如果是含氧化合物,可以改写成A·(H2O)·(CO2)。形式,其中A只含C、H元素,例如CH3COOH改写成CH4·CO2;C6H12O6改写成C6·(H2O)6。
2.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时,其耗氧量的大小取决于该烃分子中氢的质量分数(或氢原子数与碳原子数的比值),其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由此规律还可得出以下推论:
(1)等质量的烷烃,碳原子数越多,氢的质量分数越小,耗氧量越少,由此可知CH4耗氧量最多。
(2)等质量的单烯烃(或环烷烃),因其碳、氢原子个数比为定值,故氢的质量分数亦为定值,即耗氧量相等。
(3)等质量的炔烃(或二烯烃),碳原子数越多,氢的质量分数越大,耗氧量越多。由此可知C2H2耗氧量最少。
(4)等质量的苯及苯的同系物,碳原子数越多,氢的质量分数越大,耗氧量越多,由此可知C6H6的耗氧量最少。
(5)等质量的烷、烯、炔,因为氢的质量分数: ,故耗氧量为:烷烯炔。
3.最简式相同的烃,不论它们以何种比例相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时所消耗的O2以及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的量均为定值。满足上述条件的烃有C2H2与C6H6;烯烃与烯烃(如乙烯与丙烯)或稀烃与环烷烃(如乙烯与环丙烷)等。
专题三有机物分子里原子共线、共面问题的例析
分子里的原子共线、共面问题,其实就是分子的构型问题。大多数有机物分子的构型很复杂,但总是与几种简单分子的几何构型相联系。CH4正四面体型,CH≡CH直线形,CH2=CH2平面四边形,平面正六边形,H2O“V”字形。在共价型分子里,形成共价单键的原子可以绕键轴旋转,形成双键、三键及其他复杂价键的原子不能绕键轴旋转。
应用上述基础知识对组成写结构较复杂的有机物分子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容易渡过有机物分子里原子共线、共面的难关。例如:
分子里最多共有,个C原子在同一个平面内,包括C、H原子在内,最多共有13个原子在同一个平面内,最多有4个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
CH3—C(CH3)。最多有3个C原子在同一个平面内,最多有6个H原子在同一个平面内,有3个C原子与3个H原子在同一个平面内。
最多有6个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最多有15个原子在同一个平面内。
至少有8个C原子在由一个苯环所确定的平面内。
至少有9个C原子在由一个苯环所确定的平面内。
已知分子的4个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则分子里最多有18个原子在同一个平面内。
至少有10个C原子在同一个平面内。
专题四 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方法
1.等效氢法
在判断有机物中氢原子被取代可得产物的异构体数目时。常用到等效氢法。等效氢即在有机物分子中处于相同位置的氢原子。等效氢中的任一原子被相同取代基取代所得产物都属于同一物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建材试题1解说.doc
-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解说.docx
- 建模论文Ver1.91解说.docx
- 果胶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解说.doc
- 环境工程微生物总结解说.doc
- 建平安工地创工程(终稿加图片)解说.doc
- 果酒降酸方法的研究现状解说.docx
- 果蔬速冻加工解说.doc
- 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管理制度解说.doc
- 果树品种总结解说.doc
- 会宁一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解说.doc
- 会同一中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说.doc
- 江西省新余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试题及答案解说.doc
-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文)试题B卷解说.doc
- 会泽县城郊水城村居民环境意识调查解说.doc
- 江西省新余一中、万载中学、宜春中学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解说.doc
- 会展中心北站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施工方案解说.doc
-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B卷解说.doc
-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二调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解说.doc
- 江西省中学协作体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解说.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