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专 业: 环境科学
学 号: 022411119
姓 名: 冯玉阳
指导老师: 袁英贤 陈寒玉
2014年6月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目 录
1、总论 1
1.1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由来 1
1.2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目的 2
1.3编制依据 2
1.3.1 法律、法规依据 2
1.3.2 项目依据 3
1.4评价标准 4
1.5评价范围 5
1.6评价工作等级 5
1.7控制与保护目标 6
2、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的基本概况 7
2.1平顶山市基本情况 7
2.1.1地理位置 7
2.1.2气候条件 8
2.1.3地形地貌 9
2.1.4工、农业现状 9
2.1.5交通状况 10
2.1.6 生态状况及功能分区 10
2.1.7规划 12
2.2 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基本状况 12
2.2.1自然环境 12
2.2.2社会环境 13
2.2.3区域的环境质量概要及污染源分布 13
2.3 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主要污染源、污染物的排放量 14
2.3.1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 14
2.3.2拟定的污染防治措施 18
2.3.3 建设项目的环境因素分析 18
3、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环境现状调查 19
3.1大气的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19
3.2地面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20
3.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20
3.4环境噪声的现状调查 21
3.5生态环境的现状调查 21
3.6 其他环境调查(文物古迹、社会发展等) 22
4、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 23
4.1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污染源的预估 23
4.2评价区域内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 23
5、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3
5.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3
5.1.1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3
5.1.2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7
5.2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2
5.2.1地面水的水文地质条件 32
5.2.2预测模式与参数 32
5.2.3预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34
5.3环境噪声的预测与评价 35
5.3.1环境噪声源的分布 35
5.3.2环境噪声的预测模式与参数 35
5.3.3环境噪声的预测的结果与评价 46
5.4生态环境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7
5.4.1建设期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47
5.4.2营运期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48
5.4.3生态环境影响 49
5.5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9
5.5.1固体废物的产生及影响分析 49
5.5.2固体废物的影响评价 52
6、环境保护护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52
6.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52
6.3对固废的处理处置方法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54
6.4对环境噪声与振动等其他污染的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55
6.5对绿化措施的评价与建议 56
7、环境影响的社会文化经济效益分析 56
7.1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的建设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56
7.2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的建设项目文化效益分析 57
7.3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的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57
8、公众参与 57
8.1公众参与的目的 57
8.2公众参与调查对象和方法 58
8.3公众参与调查意见统计分析 59
8.3.1 调查对象 59
8.3.2 调查结果统计 60
8.4公众参与调查结论 61
9、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与建议 62
9.1评价区的环境质量状况 62
9.2环保措施可行性分析的主要结论及建议 62
9.2.1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62
9.2.2 综合评价结论 65
9.2.3 建议 65
10、附件附图及参考资料 66
10.1附图资料 66
10.2主要参考资料 68
1、总论
1.1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由来
河南城建学院是河南省唯一一所以工科为主,以“城建”为特色,工、管、理、文、法、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高校。学校人才培养体系配置合理,城建特色鲜明。设有土木学院、市政学院、建规学院、能源学院、管理学院、测绘学院、交通学院、计算机学院、电气学院、化工学院、生科学院、工商学院、数理学院、外语学院、法学院(思政部)、艺术学院、体育部、继教学院、国际学院、软件学院等20个学院(部)。设有49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涵盖工、管、理、文、法、经、农、艺等八大学科门类,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余人,面向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 现有教职工11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