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高考研讨会9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教学与高考复习 云南师大附中 杨远贵老师 一、2012高考新课标卷历史试题解析——试题举要(考什么?) 二、高考新课标卷历史试题的命题特点(怎么考?) 三、2012届学生高考历史学科存在的问题(找准问题?) 四、对历史学科教学和复习的建议(如何解决问题?) 一、2012高考新课标卷历史试题解析 ——试题举要(考什么?)  26题 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 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必修2经济史专题的内容,考点落在明朝后期江南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对社会分工的影响。   考查能力:重点考查学生理解知识,准确解读材料和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正确信息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本题解题的核心是材料提供的准确信息,一是“明朝后期”,二是材料的核心内容是讲明朝中后期老百姓的职业选择结构发生的变化情况,而不是讨论农业的发展和财富分配的问题。由此可以准确判断,历史材料的核心内容是讲明朝后期江南老百姓职业选择因工商业的发展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进而影响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据以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B,C、D两项明显不符合题意,A选项有一定的迷惑性,但不是材料要表达的准确信息。 27题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必修3文化史专题内容,考点落在宋明理学。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学家的基本观点的准确理解及准确解读历史资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引用历史材料的准确理解和解读。A选项,是对材料的表面化解读,尤其是望文生义,被材料中的“士农工商”所迷惑,成为很多学生的首选,B选项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但对学生有很大的迷惑性,但却不是材料要表达的核心思想,C选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不是材料的核心内容。此题材料的关键内容在材料的最后一句“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才是王阳明要表达的主题,即理学家们讨论的“心”、“性”、“道”等哲学问题,世界观价值观的问题。正心诚意就是得“道”,就是明“理”。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28题 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怀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应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则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必修1政治史内容,考点落在清初的政治。 考查能力:重点考查学生对清朝初年政治制度及特点的理解及准确解读历史材料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 :本题解题的难点一方面是历史材料的准确解读较难(表面看似简单,其实不容易理解),另一方面,是所设计的四个选项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扰,增加了选择的难度。从材料来看,材料的核心重点不在四句诗,而是在“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怀揣摹此样本为急’”这两句话,这充分说明清初政府办事人员依旧章办事,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也不敢创新。故本题正确答案应选择B。后面四句诗,只是进一步形象化的说明前面的办事规则,并没有什么新意。但很多学生却把理解材料的重点放在对四句诗的解读,被四句诗绕来绕去,最后难以确定正确答案,甚至不知所云,做出错误选择。 29题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