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 题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1.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并能够解释相关大气现象。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学会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相关自然现象。3.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规律,并且会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力及风向等。4.学会判读等压线与等压面图。
探究活动1 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中的一切物理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换,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要穿过厚厚的大气,才能到达地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云贵高原多,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反思归纳】
1.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太阳辐射总量除受______影响外,还受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影响。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增温,地面增温后产生______________;大气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大气产生__________,它将其中很大部分返回给地面,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地面辐射所__________的能量,从而对地面起到了________作用。
探究活动2 热力环流
某高一学生实验小组,在模拟验证某地理原理时,采用下列做法:在一个标有尺度的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碗冰块在底部两侧。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下图)。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验证该原理。据此回答问题。
(1)以上实验要验证的是________原理。
(2)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____(填左或右)偏,纸片B向____(填左或右)偏。
(3)试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解析这一现象。
(4)在图中用实线画出电炉和冰块附近高处和低处等压面的弯曲情况,并用箭头画出空气的流动方向。
【反思归纳】
1.热力环流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近地面______不均—气流的______运动(上升或下沉)—近地面和高空在水平面上______的差异—大气的______运动—形成高低空热力环流。
3.热力环流中等压面弯曲规律和气压分布特点
近地面气温高,气流________,近地面形成______压,等压面凸向____处,而在高空空气集聚形成____压,等压面凸向____处。近地面气温低,空气________,近地面形成______压,等压面凸向____处,而在高空由于空气下沉形成____压,等压面凸向____处。
◆【学以致用】
图中,a地位于b地的正西方向,c、d距地面3000米。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a、b、c、d四处气压和气温的描述,
正确的是:
A.气压ba,气温dc B.气压cd,气温ba
C.气压cb,气温ad D.气压da,气温bc
2.此时,a地与b地和c地与d地之间的风向可能为:
A.a~b间,东南风 B.c~d间,东北风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 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
C.乙地的海拔高度高于丙地 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4.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地质作用与形成的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流水侵蚀,易形成沟谷 B.乙地风力搬运,易形成戈壁
C.丙地风力沉积,易形成沙丘 D.三地风力侵蚀,易形成风蚀蘑菇
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
①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②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比较气压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行比较,垂直方向气压下面高于上面。
③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地面受热均匀的话等压面一般呈水平状态(不弯曲),若地面受热不均匀,则往往因其等压面的上凸或下凹。
▲等压面突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高压低压都是指同一高度两处对比)
④判断气压高低,既要考虑高度因素又要结合等压面的凹凸状况。
图A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图B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等压线剖面图,读图回答1-3题。
1.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气压低于地 B.地气压高于地
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地比地低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地比地更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