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园总复习解说.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年是首个国际森林年 森林公园的创建的目的—— 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 森林公园的研究重点——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联盟(IUCN) 1872年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建立 1982年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 森林表象——大量树木丛生 森林本质——与其环境互作 森林植物成分—— ——林木 ——下木 ——活地被物 ——层间植物 ——幼苗幼树 ——树种特性: 生物学特性(不变):用于识别 生态学特性(可变):用于培育 我国的《森林法》规定: ——用材林 ——防护林 ——经济林 ——薪炭林 ——特种用途林 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 森林覆盖率20.36% 山东省森林覆盖率21.42% 森林水平分布 寒温带针叶林区 (中)温带针阔混交林区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 热带季雨林(雨林)林区 山东所处的区域: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建群树种:栎类(Quercus)—壳斗科 伴生树种:杨;柳;榆;槐;椴 吉林省白山市的国家森林旅游区所处的区域: (中)温带针阔混交林区 建群树种—— 针叶树—红松 阔叶树——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 伴生树种:白桦,赤杨 地球上的热带雨林有三大区: 美洲雨林区——豆科 非洲雨林区 东非雨林——棕榈科 西非雨林——楝科 印度—马来雨林区——龙脑香科 雨林与季雨林的五大共有特征 木质藤本植物——绞杀植物 气生根——桑科榕属 板状根——树干基部板状 老茎开花——树干开花结果 植株胎生——红树(海岸树种) 森林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的相关性 名称—— × × ×区(水平);山地× × ×带(垂直) 山地基带—— 与水平分布植被名称相同 对应关系—— 高海拔植被对应高纬度植被 山地寒温带针叶林带—— 建群树种一定是云杉、冷杉(阴暗) 分布上限为高山树木线 对森林有影响的自然生态因子 —— 气候因子(直接作用) —— 土壤因子(直接作用) —— 地形因子(间接作用) —— 生物因子(直接作用、间接) 植物生存因子: 光照、温度(能态) 二氧化碳、氧气(气态) 水分(液态) 矿质养分(固态) 森林效益 生产效益(狭义经济效益)—直接效益 主产品效益——木材 竹材 副产品效益 生态效益(环境效益)—间接效益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改良土壤、防风固沙、净化污染 美化环境、卫生疗养、旅游观光 吞碳吐氧、陶冶情操、激发灵感 …………………. 社会效益(代数和) =生产效益+生态效益 保健机理 温湿宜人(冬暖夏凉;空气湿润) 空气清新(吞炭吐氧;吸收污气;降落尘埃 ) 杀菌消毒 负氧离子 减弱噪音 陶冶情趣 生态层次(四大经典组织尺度) 生物个体;生物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 生物的两种作用方式 直接作用—— 取食;寄生;共生;附生 间接作用—— 营养竞争;相互依存;生化克生 同种之间的竞争取决于密度大小 异种之间的竞争取决于特性互补 生物的两种生存对策: r—对策:无亲代关怀 K—对策:有亲代关怀 五个结构特征(与生态系统共用): 组成:生物名称和比例 垂直——分层:充分利用营养空间 水平——集群:增强抗逆能力 年龄:平均年龄;龄级 营养——网络:增强系统稳定性 中国植被三级分类单位: 植被型;群系;群丛 生态系统成分:—— 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 非生物成分(能量源;物质源;信息源) 生态系统成分的另一种分法 基本成分(必不可少): 生产者;还原者;物质;能量;信息 非基本成分——消费者 生态系统运行(对内)—— 基础(硬件) ——物质流(循环) 动力(电源) ——能量流(单向) 调控(软件) ——信息流(反馈) 景观结构三要素: 斑块;廊道;基质 旅游学 旅游业是现代经济行业,按产业分类属第三产业。是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行业,是旅游经济的供给方。 国际旅游业经历四个阶段: 五十年代,起步阶段,高速低效; 六十年代,增长阶段,中速中效; 七十年代,腾飞阶段,高速高效; 八十年代,成熟阶段,低速高效。 我国旅游业经历四个阶段: 1970——1980年,起步阶段,低速低效; 1980——1990年,增长阶段,中速中效; 1990——2000年,腾飞阶段,高速高效; 2000——2012年,成熟阶段,低速高效。 旅游业发展总趋势—— 旅游主体:由“贵族化”向“平民化”发展 旅游动机: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 旅游目的:由“集中化”向“分散化”发展 旅游流动:由“单向化”向“双向化”发展 审美学 1 森林美学概念 1.1 什么是美学 1750年德国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通(Baumgarten,1714——1762)发表了《美学》(Aesthati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