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评价方法论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地评价方法论课件.ppt

§6.1 土地评价方法论 一、土地评价的对象、原则和方法 二、土地评价因子 土地评价是根据具体的生产目的对土地的适用性和生产潜力所作的分级评价。 我国对土地分等定级的评价工作有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管子.地员篇》中,就土地对农林业生产的优劣分为“上土”、“中土”和“下土”三等,每等又分六类,每类分为六种,这实际上是对土地进行等级评价。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农林牧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土地研究工作有了飞速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编制的全国1:1,000,000土地资源类型图、土地利用类型图和土地资源评价图,都与土地分等有关。 一、土地评价的对象、原则和方法 (一)土地评价的对象 (二)目的和要求 (三)土地评价的原则 (四)土地评价方法 返回 (一)土地评价的对象 以全面反映土地综合特征的土地类型作为土地评价的对象。 土地单位的多极性和土地类型的多层次性,决定着土地评价应针对不同级别的土地类型来开展,土地评价的对象应与土地类型制图单位相一致。如地块。 返回 (二)目的和要求 土地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而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以便既能生产更多的物质财富又能保持良好的自然环境,查清各类土地的数量,评价土地质量,阐明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发展农林牧业及多种经营的土地潜力,为国土开发、整治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对土地资源的评价工作应回答下列问题: (1)土地自然生产潜力有多大,目前达到的水平。 (2)土地的适宜性,即经营什么能得到最好的经济效果 (3)土地有哪些限制因素影响潜力的发挥 (4)目前的土地利用是否合理,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不利后果 (5)改变环境条件或改良经营品种以提高经济效益的可能性。 土地评价是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的关键步骤,即在土地评价的基础上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评价涉及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因此真正的土地评价正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结合的接触点和落脚点。 返回 (三)土地评价的原则 1.土地的适宜性和限制性相结合的原则 适宜性和限制性都是针对某种土地利用目的而言。土地利用目的不同,适宜性和限制性就不一样。只有将土地的自然特性与土地利用类型相结合,才能判断其适宜与否,才能判断其限制性因素是什么。土地适宜性是指土地的特性对某种土地利用的适宜程度,而土地限制性恰好是土地特性对某种土地利用的不利影响。对各类土地用途都适宜,即多宜性,这当然是等级高的土地。而对各类用途都很少有限制因素的土地也是等级高的土地。兴饭,适宜性越狭窄而限制性乐队的土地,则是等级越低的土地。 2.效益与投入相比较原则(经济原则) 土地评价必须建立在注意环境后果的前提下考虑经济效益。如果投入的财力、物力、劳力较少 ,又能获得较多产品,这样的土地应该具有较高的等级;反之,投入的财力、物力、劳力很多 ,而获得的产品很少,这样的土地对某种用途来说就是较低的等级。 3.对多宜性土地的多用途比较及综合评价原则 4.可持续利用原则 在对土地资源评价时,尤其在考虑土地利用的适宜性时,必须考虑可能带来的环境后果,这是在为国土开发和整治规划作土地评价时应当重视的原则。因为土地资源评价正是为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而又不致使环境退化。因此,在进行土地评价时必须对这些容易忽视的环境未来的病害作深入分析、预测,以防患于未然。 5.因地制宜原则(区位原则) 土地评价涉及土地的自然属性和土地利用现状,这两者都与土地资源所处的区位条件有关。这里所指的区位条件,指除该地所处的行政位置、经纬度位置、海拔高度位置以及交通位置以外,还包括该地的自然地带位置。正是各自然地带有不同的辐射净值、辐射干燥系数,绿色植物净第一性生产率,才出现区位条件的自然差异。目前的土地评价主要以农田、林地、草地的生产率为标准,而不同地带的绿色植物的净第一第一性生产率正是合适的自然状态下的数量指标。此外还有人为影响下的数量指标,是指自然地带内平地、丘陵、山地的农作物多年平均产量。有了这两个指标,评定不同地带内的土地等级就有了比较客观的标准。土地的自然属性虽然相同,但如果一类土地位于大城市附近,而另一类土地位于距大城市很远、交通不便的山区,则这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不应相同,其土地等级也不应一致。 6.相邻性原则 土地资源评价既然是为了合理而充分地利用土地资源,以便既生产更多的物质财富又能有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那么进行评价时就不能只考虑土地地段本身,必须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az157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