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双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示南半球某一河流中下游地区的部分河段。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河流的总体流向为(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2.在自然状态下,会受到严重侵蚀的河岸是( )
A.a、c、e B.b、d、f
C.b、c、e D.a、d、f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3-4题
3.图中最大高差可能是
A.320米 B.397米 C.412米 D.506米
4.关于图示地区说法可信的是
A.在N地看不到甲村
B.该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以山地为主
C.该地可能位于四川盆地
D.如陡崖M在甲村正南方,则乙村的河段自北向南流
时间(东三区)2011年2月18日12时55分,“火星-500”项目的中国志愿者王跃首次踏上模拟火星表面。为人类登上火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读下表,完成5~6题。
火星 地球 直径 4 220英里 7 926英里 自转轴的倾斜角度 25度 23.5度 公转周期 687个地球日 365.25日 自转周期 24小时37分钟 23小时56分钟4秒 大气 主要是CO2,还有部分水蒸气 氮、氧、氩及其他 大气密度 0.07 1 .下列关于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部分地方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B.大气层的厚度比地球大
C.自转速度比地球快D.火星的极地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
.当王跃踏上模拟火星表面时( )
A.北京时间是2月18日7时55分
B.我国从南向北白昼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D.非洲南部的热带草原草木枯黄
.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
B.太阳“强风”的出现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C.太阳黑子的多少,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D.太阳黑子与耀斑出现的周期相同
.有关太阳风暴对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可信的是( )
A.对部分地区短波通信和短波广播造成短时间影响
B.两极及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
C.世界许多地区的降水量有异常变化
D.地壳活动剧烈,火山、地震、泥石流频发
.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
B.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
C.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不太常用的能源
D.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1.地表点Q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之间的纬度差为α,其正午太阳高度为H。若H等于α,则Q点的纬度变化范围是( )
A.21.5°至68.5° B.11.5°至68.5°
C.21.5°至78.5° D.11.5°至45°
.僧一行的发现,实际上是( )
A.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B.在一年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下列地理现象与僧一行的发现有因果关联的是( )
A.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北半球冬半年短于夏半年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
13.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A.水循环 B.温室效应
C.热力环流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下图中所示地理现象的成因与上图所示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若此地在南半球,则C点的风向可能为( )
A.西南风、南风 B.东南风、南风
C.西北风、北风 D.东北风、北风
6.关于图中冬雨率等值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雨率以地中海为中心向四周递减
B.南部冬雨率较高的原因是受西风影响时间长
C.北部冬雨率较低的原因是受西风影响时间长
D.东部冬雨率较高的原因是受洋流影响大
7.造成开罗附近“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河流侵蚀作用 B.海蚀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风化和风蚀作用
18.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我国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一年两熟或三熟的的形成条件是A.生长期长,雨热同期 B.平原广大,适于机耕
C.土壤比较肥沃 D.冬季风不能到达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A.冬小麦与春小麦主产区的界线
B.农区畜牧业与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