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 国 哲 学 史 主讲人:刘清 一、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对象 1、中国哲学史的涵义 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是哲学学科的一个分支,中国哲学史是研究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 2、中国哲学史研究对象 (1)宇宙观 (2)历史观 (3)人性论 (4)知行观 二、中国哲学史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基本线索 1、社会历史背景:哲学与社会联系紧密,哲学史与时代有关,中国哲学史与中国社会环境相关。中国古代奴隶制度不典型,封建制度时间漫长且完备,纲常伦理长期影响人们。近代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没有真正发展起来。西学东来,但守旧依然存在。 2、基本线索 古代部分:(1)先秦时期(原始社会末即为萌芽、夏商周逐步形成)、(2)汉----唐时期(发展)、(3)两宋—明清时期(高峰和停滞) 近现代部分:(鸦片战争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三、中国传统哲学概述 1、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1)派别林立,学说众多;(2)唯物与唯心等长期交织;(3)天人整体观与道德观;(4)特有的哲学范畴。 2、中国哲学的主要精神 自强不息、实事求是、辨证思维、以人为本、内在超越、有容乃大。 3、中国哲学的局限性 中国哲学因受儒家的影响,多讲人生、道德、伦理,理性和逻辑性不够。 四、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参考书及期刊: 张岱年 中国哲学大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 方立天 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 中华书局 1990 冯、郭 新编中国哲学史 人民出版社 2004 任继愈 中国哲学史 人民出版社(修订版)2003 夏乃儒 中国哲学三百题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中国哲学史学会 中国哲学史 (季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 第一编先秦时期哲学 第一章中国哲学思想萌芽 一、远古时代的中国 先秦:指秦统一前的历史包括史前文化、夏、商、周(西周、春秋、战国) 二、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哲学思想的萌芽 先民们在劳动中有了语言、思维,对自己及周边环境开始有所认识;但因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们还不能真正认识自己和周围,无法理解大自然及自身。这便是唯物与唯心思想产生的缘由。 三、夏商西周时期的宗教观和哲学观 1、夏商时代的天命神权观 统治者鼓吹天命神权,为自己政权的合理合法辩护。 2、西周“敬德保民”思想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天命”“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等就是实施德政礼治,实际是二元制的天命观。 3、朴素唯物论及朴素辩证法 (1)《洪范》和五行说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行相生:水-木-火-土-金-水 五行相克:水-火-金-木-土-水 朴素唯物论: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初历史形态。它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即用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 。古代朴素唯物论存在着直观性、猜测性和非科学性的缺陷,缺乏科学的论证。 朴素辩证法:是古代原始的辩证法,它直观地认识到一切事物都在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之中,猜测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缺陷:直观性,猜测性 。 一般来讲朴素唯物主义往往和朴素辩证法结合在一起。 (2)《周易》和阴阳八卦说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阳爻)--(阴爻);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 元亨利贞之说:元:大,始。亨:亨通。利:有利,得利,顺利。 贞:正 。 潜龙:潜伏隐藏之龙,比喻事物在最初,十分弱小,须小心谨慎。 初九:乾卦的第一卦。 见龙:龙已出现。惕龙:谨言慎行。跃龙:跳跃展示。飞龙:龙已腾飞。亢龙:居高者要戒骄。 阴 阳 八 卦 图 (3)史伯的“和”与“同”论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所谓“和”即为不同事物的统一、和合,所谓“同”即为相同事物的简单相加。要做到“和而不同”,不可“同而不和”。“和”与“同”表面上看十分相似,其表现也有一致性,但实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和”具有活力、生命力,“同”则单调、沉闷没有生命力。 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思想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动态 1、时代变迁:春秋与战国思想之变化 春秋战国500多年,属于新旧交替的大变革时代,特别是人们对天命神灵的怀疑,气论、阴阳论等有所发展,即思想领域中人文色彩突出,而宗教色彩淡化。 气是指云气、风气或大气 ,气是指“六气” ,气是指天地阴阳之气 ,气是指冲气,气是指浩然之气 ,气是指精气,气是指阴阳五行之气 ,气是指元气 。 气是存在于宇宙中的不断运动但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气是宇宙的本原或本体。气自身的运动变化,推动着宇宙万物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