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第一章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概述 1
1.1 历史与发展概述 1
1.2 测量原理 3
1.3 方法特点 4
第二章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6
2.1 仪器的结构原理 6
2.1.1 激光光源 6
2.1.2 原子化器 9
2.1.3 背景校正装置 16
2.1.4 单色器 18
2.1.5 检测与控制系统 19
2.1.6 数据处理系统 19
2.2 TAS-990仪器介绍 19
2.2.1 仪器的主要特点 20
2.2.2 软件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20
2.2.3 石墨炉自动进样器 21
2.2.4 循环水冷装置 22
2.2.5 气路保护 22
第三章 仪器与分析方法的评价指标 24
3.1 检出限 24
3.2 灵敏度 24
3.3 精密度 25
第四章 分析技术 27
4.1 石墨炉原子化技术: 27
4.1.1 过程和机理 27
4.2 石墨炉原吸法主要技术改进: 28
4.2.1 石墨炉平台技术 28
4.2.2 石墨管改进技术 34
4.2.3 化学(基体)改进技术 37
4.2.4 斜坡升温技术 38
4.2.5 最大功率升温原子化技术 38
4.3 定量方法 39
4.3.1 标准曲线法 39
4.3.2 标准加入法 40
4.3.3 内标法 41
第五章 石墨炉原子化的干扰和消除 42
5.1 干扰的分类及一般的控制方法 42
5.2 光谱干扰及其消除 43
5.3 挥发干扰及其消除 44
5.4 气相干扰极其消除 45
第六章 最佳化技术 46
6.1 光路调节 46
6.2 干燥温度和时间的选择 46
6.3 灰化温度和时间的选择 47
6.4 原子化温度和时间的选择 48
6.5 净化温度和时间的选择 48
6.6 保护气流量的选择 48
6.7 斜坡升温和最大功率升温 49
第七章 标准条件 52
7.1 注意事项 52
7.2 概念的说明 53
7.3 标准条件 54
Ag 55
Al 59
As 63
Au 67
B 71
Ba 74
Be 78
Cd 82
Co 86
Cr 90
Cu 98
Fe 102
Ho 106
In 110
Ir 114
Mn 118
Mo 121
Ni 125
Pb 129
Pd 133
Rh 137
Sn 141
Sr 143
Ti 147
Tl 151
V 155
Yb 159
第八章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163
石墨炉(横向加热平台管)参数及基体改进剂 164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海产品中的钡 167
横向加热石墨管的性能与测试 175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砷 183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车间空气中的铅 186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仪器零和空白置零 190
中药材中Pb、Cd、As、Hg的测定 194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分析金矿样中的Au含量 196
原矿、生矿、不锈钢中微量元素的分析 199
GBW(E)080193标样中锌和钼的测定 201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裂解重油和催化剂中V的含量 204
钢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208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涂料分析中的应用 210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茶水中硒 216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维生素中铅的含量 219
横向加热石墨管原子化性能的研究 222
参考文献 230
第一章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概述
历史与发展概述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50年代中期出现并在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仪器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根据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含量。它在地质、冶金、机械、化工、农业、食品、轻工、生物医药、环境保护、材料科学等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L’vov发表了第一篇关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论文。他将利用石墨电极加热的石墨坩埚,使试样蒸发原子化的技术应用于原子吸收分析,开创了原子吸收分析方法发展的新时代。
20世纪60-70年代,陆续开发出了各种电热原子化装置,如石墨炉、石墨棒、石墨杯、钽舟、各种耐高温的金属以及石英管等。
1968年德国学者马斯曼(H.Massmann)研制出一种简化的石墨炉装置,在同年的布拉格国际光谱会议上,B.V.L’vov主张按马斯曼的设计思想研制仪器。于是在1970年,美国Perkin-Elmer公司首先推出了配有马斯曼石墨炉(Massmann) 的世界上第一台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HGA-70型)。
电热石墨炉原子化法的绝对灵敏度较之火焰法高出3~4个数量级,绝对灵敏度可达到10-1210-14g,因而,迅速地得到应用和推广。但是由于Massmann炉为纵向加热石墨管炉,鉴于它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信号重现性差和背景影响较大的弱点,1978年,B.V.L’vov又提出平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温度不均匀性的问题。后来美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