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之功用(全).doc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训诂学之功用(全).doc

训诂学指导辞书编纂不足探索(一) 文革结束後的二十年来,我国的辞书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这期间,《辞源》、《辞海》的修订本相继出版,为繁荣学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近十多年来,辞书学界先後推出《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大词典》、《大字典》)两部大型语文辞书,对汉语语言文字的研究成果作了全面的总结,不愧是汉语辞书编纂史上的两座丰碑。另外,一批专书语言词典也陆续问世,成绩可喜。 应当看到,修订本《辞源》、《辞海》和《大词典》、《大字典》,取得的成就都很高,无论是收词还是释义、举证,都要超过以往的同类辞书,确实做到了後出转精。不少专书语言词典也有比较高的质量。但从训诂学角度来看,也还有一些尚可改进的地方。兹以《大词典》、《辞源》为主要参照对象举述如下: 辞源(修订本) 商务印书馆 2001年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一.词条或义项失收 词条和义项失收,这是辞书编纂中的老问题。当然,不能要求古书中所有的词和义,都能收到大型历史性语文辞书中去,这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那么,什么词或义该收,什么可以不收,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关于收词 下面几个词《辞源》、《大词典》都未收。 守请 请求。後汉昙果共康孟详译《中本起经》卷下《须达品》:“唯祇园好,……因往守请,祇了无卖意。”《抱朴子内篇·道意》:“守请虚坐,求乞福愿,冀其必得。” 申摄 命令,部署。《宋书》卷一《武帝纪上》:“辄申摄众军先上,同谋起义。”《南齐书》卷九《礼志上》:“其所歌之诗,及诸供须,辄勒主者,申摄备办。” 欺巧 欺诈,虚假不实。《南齐书》卷二二《豫章文献王嶷传》:“公家何尝不知民多欺巧,古今政以不可细碎,故不为此,实非乖理。”《南史》卷四七《虞玩之传》:“先时,宋世人籍欺巧,及高帝即位,敕玩之与骁骑将军傅坚意检定之。” 《抱朴子》、《宋书》、《南齐书》、《南史》都非僻见之书,“守请”、“申摄”、“欺巧”也不是偶见之词,但像《辞源》、《大词典》这样的大型历史性语文词典未能收释,当属缺憾。 究其未收的原因,一种可能是资料摘录者取证时不够仔细,把它们给漏了;还有一种可能则是取证者虽然看到了,但并没意识到是词,未加摘录,这就关係到判断词与非词的界限问题。类似的还可以举出“忽如”和“女弱”两词。 《汉诗》卷一二《古诗十九首》之三:“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从文义上看,“忽如”不像是“忽然如同”的意思,但仅此尚不足以证明它是词。再结合下面几例:《梁诗》卷四江淹《杂体诗三十首·王侍中粲怀德》:“朝露竟几何?忽如水上萍。”又卷一六刘孝焯《上虞乡亭观涛津渚学潘安仁河阳县诗》:“纤罗殊未动,骇水忽如汤。”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则“忽如”是词,义为如同、好像,当无问题。 《搜神记》卷一五“李娥”条:“又女弱独行,岂当有伴耶?是否外妹,幸为便安之。”“女弱”是词抑或词组,不容易看清。但如果联系下面几例来看,就不难判断了。《宋书》卷九五《索虏传》:“杀其男子,驱虏女弱。”《南齐书》卷二四《柳世隆传》:“遂田野百县,路无男人,耕田载租,皆驱女弱。”《晋书》卷三○《刑法志》:“男不得罪于他族,而女独婴戮于二门,非所以哀矜女弱,蠲明法制之本分也。”“女弱”每与男或男子相对,指称女子、妇女,显然是词。 “忽如”、“女弱”二词《辞源》、《大词典》失收,原因就可能在于取证者未能判断出它们是词而加以采集、摘录。 (二)关于义项 和词条失收相似的是义项缺漏,这方面的问题较多,尤以汉以後的义项未备为甚。例如:及,本义是追上、赶上,动词,引申为达到、够上;汉魏以来又产生出知晓、明白义。《後汉书》卷七二《董卓传》:“而彪、琬恐惧,诣卓谢曰:‘小人恋旧,非欲沮国事也,请以不及为罪。’”《宋书》卷一一《律历志上》:“自和父祖汉世以来,笛家相传,不知此法,而今调均与律相应,实非所及也。”告,本义是报告上级,引申为告诉;汉魏以来又引申为告诉他人的文字、书信,由动词转为名词。《全後汉文》卷九六袁氏《答曹公夫人卞氏书》:“尊意不遗,伏辱惠告。”《全晋文》卷二三王羲之《杂帖》:“得十日告,知君如常,吴兴转胜,甚慰。”具,本义是凖备、备办,六朝时又产生出知道、了解义。《南齐书》卷五八《东南夷传·扶南国》:“诏报曰:‘具摩醯降灵,流施彼土,虽殊俗异化,遥深欣赞。’”《魏书》卷七八《张普惠传》:“直自事缘须罢,先以令停,方获此请,深具来意。” 《後汉书》等史书和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想必都是《辞源》、《大词典》取证的资料,但上举各项新义《辞源》、《大词典》均失收。像这样属于采集资料范围之内而失收词或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