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推广学科的理论体系及其形成 农业推广的基本原理 农业推广的基本方法 农业推广学科的形成及发展 早在4000年前的尧舜时代,我国就已开始农业推广实践,但都停留在经验推广阶段。 真正将农业推广进行研究,使之逐步走上科学指导的阶段,是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 作为一门学科研究它始于20世纪80年代。 出苗后结合除草、松土,逐次将垄上的土壅在根部。到夏天,垄平则根更深,作物生长健壮,得以增产。 宋代的农师制度和劝农师 宋太宗时期,在全国各地设“农师”,配合地方督导农业的农官,指导农民务农。 《宋史?食货志》 清代的农业推广活动 。 清末农业推广 (1890-1927) 引种——陆地棉,早稻(引种活动) 办学堂-高、中、初农业学堂(农业教育机构) 办农事试验场,设农会(农业科研机构) 建立实验区,开展乡村社会调查、乡村教育和农业推广活动。 农业推广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尤其是农业推广学的早期发展主要是推广实践经验的总结。 后期社会学科渗透又对农业推广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20世纪行为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对农业推广学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农业推广学 农业推广学是一门研究农业推广过程中推广对象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探讨诱导推广对象自觉自愿地改变行为并接受和采用农业创新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农业推广学的理论体系 农业推广学研究对象 农业推广学是研究农业创新成果传播、扩散规律,农民采纳规律及其方法论的一门科学。 即研究如何向农村传播和扩散新的信息、成果和知识,如何采用教育、沟通、干预等方法促使农民自觉采用创新成果。 农业推广的基本原理 农业创新的扩散与采纳原理 行为改变原理 农业推广心理学原理 农业创新扩散与采纳原理 埃弗雷特.M.罗杰斯(Rogers)认为:创新是一种被个人或其他采纳单位视为新颖的观念、时间或事物。 1.认识阶段(感知阶段) 3.评价阶段 农民在邻居、朋友或推广人员的协助下,根据以往资料对该项创新的各种效果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效益比较、投入情况、风险程度、市场前景等),得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 4. 试用阶段(尝试阶段) 为了减少投资风险,防止盲目应用,估计效益高低等。在正式采用之前要先进行小规模的采用即试用,为今后大规模采用做准备 。 三、创新采用者的分类及其分布规律 创新采用者分类 创新采用者分布规律 先驱者、早期采用者认识时间最短,获得创新信息后就有尝试的打算;后期采用者先是观望,确信有利可图时才开始试用;落后者既不亲自尝试也不相信别人,只是随大流被动采纳。 开始试用的时间越早,则试用时间越长,且开始试用面积比例越小,以后才逐渐增加。试用时间越晚则相反。 出现这种现象可能原因 先驱者和早期采用者接受新事物很快,获得创新信息后,很快就开始试用,但他们需花费相当长的时间进行一系列试验、评价工作,此外,客观条件的限制成为大面积采纳的阻力。 早期多数和后期多数,随着试种的农民都取得了良好的增产增收效果,给后来者一种吸引力,在利益的驱使下主动采纳创新。 落后者对新事物接受太慢,在大多数人采用后才随大流采用,这时,生产上的一些客观条件相应得到解决,技术已经成熟,所以一旦试用,很快就全部采用。 启示: 四、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 突破阶段 “驱动力” “阻力” 1.突破阶段 创新先驱者对创新技术的渴求,克服来自社会中的各种阻力,首先使用、试验创新技术,取得突破。是创新扩散必不可少的第一步。 2.紧要阶段 创新成果由先驱者向早期采用者进行扩散的过程。 是创新成果能否进一步扩散的关键。 特点:人们都在等待创新的试用结果,如能取得良好的效益,就能获得更多的认可。 3.跟随阶段(自我推动阶段) 主要是早期多数采用者认为有利可图,因此主动积极的采用。 4.从众阶段(浪锋减退阶段) 后期多数和落后者在前面广大人群的影响下,随波逐流的采用。 ①突破阶段; ②紧要阶段(关键阶段); ③跟随阶段(自我推动阶段) ④从众阶段(浪峰减退阶段) 不同创新项目的起始传播势(R0)以浅免耕技术为最大,杂交水稻次之,模式化栽培最小。起始传播势的大小反映了一项创新被农民掌握的难易程度和开始推广(扩散)的速度的大小。 启示: 如果推广工作能够成功启动创新扩散的自我推动过程,推广服务就可能产生广泛的影响和良好的效果。 推广人员一定要积极采用成熟配套的“傻瓜型”技术,减少失败的风险;善于利用灵活多样的推广方法,展现创新的价值和效益,诱导潜在采用者突破10%~20%。 思考题 1.农民采用创新过程中心理和行为有何特点?如何根据农民的心理和行为特点选择推广方法? 2.不同采用者在创新采用过程个阶段有何差异?产生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