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今日之兵,或册多虚具,或粮多冒领,或老弱滥充,或训练不勤,或约束不严,凡此诸弊,悉为兵蠹.” --黄爵滋《综核名实疏》道光十四年四月初一 晚清军队状况 “三五成群,手提鸟笼雀架,终日闲游,甚或相聚赌博。” --- 《黄爵滋奏疏许乃济奏议合刊》第47页 京师八旗状况 军备废弛 军事腐败 文化专制 昏庸愚昧 大兴“文字狱” 官员昏庸愚昧 鸦片战争前,许多人认为洋人吃的是牛羊肉磨成粉,食之不化,洋人若离开中国的茶叶、大黄就会“大便不通而死”。林则徐初到广州时,断定英人不敢轻易开战,否则,只要禁运茶叶、大黄,英人就会大便干燥,不战而降。 经济落后 矛盾激化 经济异常落后 社会矛盾尖锐 (1)武器装备极端落后 (2)军队素质极其低下 2.经济技术的落后 仅装备而言,中国与英国就整整落后200年 装备齐全的清军 装备齐全的英军 (1)武器装备极端落后 枪长2.01 射程100米 射速1-2发/分 枪长1.42 射程300米 射速3-4发/分 枪的对比 清 英 炮的对比 制造技术方面 铸炮工艺 炮弹种类 中国 技术落后,气孔较多,火炮粗糙,容易炸裂,填充炮少,威力不大. 铸炮工艺落后,使用泥模,不懂设计比例,精确度低 只有一种效能最差的实心弹 英国 技术先进,火炮精致,填充炮多,威力较大,铁质较纯 铸炮工艺先进,使用铁模,设计尺寸比例合理,精确度高 实心弹、霰弹、爆破弹等性能不同的炮弹 木船 吨位小 载炮少 船速慢,经不起风浪,难于在海上作战 蒸汽机船 吨位大 载炮多 船速快,可在逆风搁浅时航船 船的对比 清 英 2.军队素质极其低下 名为兵,实为市人,无纪律,无赏罚,见贼即走。 军器视为器物,操练视为儿戏。 --《鸦片战争》第2册,第597,615页 抽大烟的清士兵 教学小结 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两个主要原因,而正是由于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才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所以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是最根本的原因。 落后是要挨打,但落后不一定失败。中国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就是以弱胜强的好例子。但落后加腐败则不仅要挨打,而且必然失败的,近代清政府领导的几次反侵略战争就是明证。 (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二、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近代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觉醒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次觉醒发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那时还只有少数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觉醒(民族危机意识的升华)。 第二次觉醒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这时已有一批知识分子开始觉醒(民族凝聚力的升华)。 第三次觉醒发生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这一时期的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觉醒(变革意识的高扬),已经形成了一股浩浩荡荡的潮流,呈现出不可逆转的趋势。 民族意识的觉醒 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2.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鸦片战争像晴空霹雳,惊破了封建统治者“天朝上国”的迷梦。受到战争失败的强烈刺激,中国官吏和知识分子中的少数爱国、开明的有识之士,开始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 (1)鸦片战争期间,国人主张从军事和经济层面上挽救时局 林则徐编成《四洲志》,是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在1843年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 开创了向西方学习的先河 (2)早期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同时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 共同特点:具有比较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希望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以及具有一定程度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郑观应 马建忠 薛福成 王韬 郑观应编《盛世危言》 2.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鸦片战争后,中国还只是少数人有朦胧的民族觉醒意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当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时,中国人才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觉醒。 梁启超 “我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1)维新运动期间,国人开始了普遍的民族觉醒 康有为 梁启超 严 复 严复《救亡决论》喊出“救亡”口号;他的《天演论》阐发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观点。 维新派走上历史舞台,康有为、梁启超喊出了“保种保教”的口号。 (2)孙中山响亮地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孙中山 “中国积弱,非一日矣!……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 小 结 第一,社会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71017_宁波新世界明楼项目汇报文件.pptx VIP
- (人教PEP版2024)英语五年级上册 Unit2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VIP
- 劳务合同模板2025.docx VIP
- 高性能探针卡生产线项目规划设计方案.docx
- 2024年秋新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大单元整体设计 教学课件.pptx VIP
- 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的实践探索与优化路径——以晋南S村为例.pdf
- 《道路运输管理实务》第2版综合测试题.docx VIP
-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ppt VIP
-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pdf VIP
- 《铁路线路养护与维修》课件全套 模块1、2 基础知识;普速铁路线路工务作业.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