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介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一)空前民族危机下的救亡改革运动 中日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马关条约》、租借地、势力范围、瓜分危机) 谭嗣同——“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维新派代表人物 康有为 维新派代表人物 梁启超 维新派代表人物 谭嗣同 维新派代表人物 严复 ? 维新派的活动方式:向皇帝上书、著书立说、介绍外国经验、办学会、设学堂、办报纸等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要不要变法? 要不要兴民权? 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兴西学? (1897年,谭嗣同等人在湖南创办时务学堂时部分教员合影) ? (二)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戊戍变法开始到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戍政变变法失败,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政治方面:改革官制等。 军事方面:训练新军等。 经济方面:鼓励发展工商业等。 文化教育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设立京师大学堂、各省设中小学堂等。 京师大学堂校牌 ? (三)戊戍维新的意义 学术争论:部分学者给戊戍维新扣上改良的帽子,加以否定。 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通过新式学堂、学会、报刊三种工具,向中国民众宣传了西方新思想 ,在思想上启蒙了、刺激了众多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 ) 《剑桥中国晚清史》:“维新的时代出现了由于西方思想大规模涌进中国士大夫世界而造成的思想激荡。这便引起了原有的世界观和制度化了的价值观两者的崩溃,从而揭开了二十世纪文化危机的帷幕。” 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推动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政体立宪法、设议院、开国会和实行三权分立)一定程度冲击了封建制度 (四)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客观方面)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的强大,反对变法 (主观方面)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 :中国资产阶级发展不彻底,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不敢发动人民群众 小结: 早期探索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半个世纪中国人力尽千辛万苦在黑暗中探索国家出路,逐步前进,尽管历次努力都失败了,但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为中国人以后的三个选择(马克思主义、共产党、社会主义)提供了历史启示。 历史证明:农民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自身局限性,引导中国革命胜利;洋务派官僚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封建政治制度,也绝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改良的道路在中国也走不通。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学习思考 五、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 (一)空前民族危机下的救亡改革运动 中日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马关条约》、租借地、势力范围、瓜分危机) 谭嗣同——“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维新派代表人物 康有为 维新派代表人物 梁启超 维新派代表人物 谭嗣同 维新派代表人物 严复 ? 维新派的活动方式:向皇帝上书、著书立说、介绍外国经验、办学会、设学堂、办报纸等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要不要变法? 要不要兴民权? 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兴西学? (1897年,谭嗣同等人在湖南创办时务学堂时部分教员合影) ? (二)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戊戍变法开始到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戍政变变法失败,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政治方面:改革官制等。 军事方面:训练新军等。 经济方面:鼓励发展工商业等。 文化教育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设立京师大学堂、各省设中小学堂等。 京师大学堂校牌 ? (三)戊戍维新的意义 学术争论:部分学者给戊戍维新扣上改良的帽子,加以否定。 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通过新式学堂、学会、报刊三种工具,向中国民众宣传了西方新思想 ,在思想上启蒙了、刺激了众多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 ) 《剑桥中国晚清史》:“维新的时代出现了由于西方思想大规模涌进中国士大夫世界而造成的思想激荡。这便引起了原有的世界观和制度化了的价值观两者的崩溃,从而揭开了二十世纪文化危机的帷幕。” 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推动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政体立宪法、设议院、开国会和实行三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