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乳癌保乳术后热塑膜固定IMRT的质量控制2012参赛李娅分析.pptVIP

早期乳癌保乳术后热塑膜固定IMRT的质量控制2012参赛李娅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早期乳癌保乳术后热塑膜固定IMRT的质量控制 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云南省肿瘤医院 放疗中心 李 娅 张 明 赵 彪 技术来源背景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IMRT的优势 乳癌保乳术后放疗体位固定经历阶段 质量控制7个重点环节 患者体位质量控制 医师职责质量控制 物理师职责质量控制 用红色记号笔标出患侧乳腺轮廓和十字线(4个象限) 用蓝色记号笔在体膜上标记出与患侧乳腺轮廓和十字线红色标记线重合的蓝色标记线,在皮肤上标记出固定体膜的上下界。 固定膜制作的重点要求 合格体膜示意图 乳腺集中于胸壁切线正中前方 CT扫描定位 扫描后CT图像由网络传输至物理师工作站 靶区和危及器官勾画质量控制 CTV定义与勾画规范 CTV示意图 PTV定义与勾画规范质量控制 CTV和PTV的审核确认 IMRT计划设计质量控制 处方剂量的设定 目标函数的设定及危机器官条件的限制 最优治疗计划DVH图计算出跳数(MU) 计划评估质量控制 靶区剂量学评价 危及器官剂量学评价 IMRT计划评估指标比较 等剂量曲线图评价 等剂量曲线图评价示意图 位置验证质量控制 位置验证示意图 剂量验证质量控制 采集到的加速器QA值与TPS的QA值比较 加速器QA值与TPS的QA值融合性比较 摆位投照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三点体会 用MatriXX和Phantom 采集QA数据 加速器采集到的QA值 TPS的QA值 Gamma算法(3mm,3%)通过率97% 为计划剂量通过 否则重新进行计划计算及优化 摆位投照的要求 设备的机械和剂量参数准确 首次照射必须医师、物理师和技师共同参与 由参加首次摆位的2位投照技师共同照射 严格执行放射治疗计划医嘱 治疗后重新核对体表标志是否与治疗前一致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主要放疗方式 Ⅰ: 常规放疗(CR) Ⅱ: 三维适形(3D-CRT)放疗 Ⅲ: 调强放疗(IMRT) 优势1 较好地改善了靶区均匀性和适形度。 优势2 最大限度地降低患侧肺(心脏)的高剂量受照体积。 优势3 实验证明IMRT已成为乳癌保乳术后放疗的最佳选择。 热塑体膜固定 真空垫固定 乳腺托架固定 沙袋和棉枕固定 第四阶段 第三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 CT扫描定位 CTV和PTV勾画 计划设计和评估 位置验证 剂量验证 热塑体膜制作 摆位照射 患者体位 体膜固定板侧缘与床边平行 双手互抓住肘关节抱放于额头上 皮肤肌肉 自然放松 居中平卧于固定板上, 矢状线与鼻尖、肚脐重合 身体无扭曲 固定板两侧卡槽读数相同 医 生 站位于患者的头顶端 主要负责患侧乳腺的塑形 确保乳腺集中于胸壁切线正中前方 乳腺上下界、内界(胸骨旁线)和外界(腋中线或肩胛骨外缘) 物理师 站位于患者两侧 主要负责均匀展开热塑膜覆盖在患者胸部 固定在体架两侧的卡槽上 确保热塑膜紧贴合身 在患者身体周围对体膜按身体轮廓塑形 体膜固定位置突出 人体无扭曲、卡槽位置一致 乳腺集中于胸壁切线正前方 乳腺塑形合适 摆位重复性好 合格 体膜合身、重复性好 体膜紧贴合身 取体膜制作时体位 患乳红线与体膜蓝线重合 上下界重合 体膜覆盖并固定 体部标记和体膜重合 0.5㎝层厚 放疗医师 ICRU第50、62号报告 CTV PTV 患侧肺 健侧肺 心脏 对侧乳腺 全乳CTV定义 乳房下的胸壁淋巴引流区 胸肌间淋巴结 腺体下胸壁、瘤床 皮肤下0.5cm乳腺腺体 PTV定义 个体化调整 皮肤方向不外放 胸壁内侧向肺部方向 外放0.5cm CTV向头脚、乳腺内侧、外侧方向 各外放1~2cm 先将等中心点(ISO)移至患侧乳腺腺体中心位置 处方剂量DT50Gy (注:处方剂量是指95%的PTV所受到的最低剂量), 分次量2Gy 1次/d,5d/w,共25次. 肿瘤靶区剂量的均匀性 DVH图 危及器官的损害程度 D95 最大剂量(Dmax) 评价指标 平均剂量(Dmean) 最小剂量(Dmin) 肺: V30、V20 V10、V5 评价指标 心脏: V50、V40 V30、 Dmean 1050±92 10±1.4 5±0.5 0.0±0.0 Dmean(cGy) V30(%) V40(%) V50(%) 左乳癌患者心脏剂量体积比较 35±1 30±1 24±2 15±2 V5(%) V10(%) V20(%) V30(%) 患肺剂量体积比较 4750±248 5075±47 5795±54 5000±35 Dmin(cGy) Dmean(cGy) Dmax(cGy) D95(cGy) 乳腺靶区剂量比较 110% 100% 95% 评价指标 90% 80% 70% 防止某部位剂量 过高或过低 0°照射野 2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