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鲁迅作品教学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

论高中鲁迅作品教学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高中鲁迅作品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以《纪念刘和珍君》为例 目 录 内容摘要…………………………………………………………………1 关 键 词…………………………………………………………………1 Abstract…………………………………………………………………1 Key words ………………………………………………………………1 一、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2 (一)学生与鲁迅的心理距离过远…………………………………2 (二)学生无法有效消化课堂内容…………………………………3 (三)学生对鲁迅课堂教学缺乏兴趣………………………………4 二、中学鲁迅作品教学问题成因探究…………………………………4 (一)主题先行,概念化、泛政治化解读过多……………………4 (二)教学缺乏重点,课堂负担过重………………………………5 (三)课堂严肃刻板,缺乏趣味性…………………………………6 (四)部分高中老师并不具备鲁迅作品研究素质…………………7 三、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应对策略……………………………………8 (一)以学生为阅读主体,高扬读者大旗…………………………8 (二)纯化教学内容,为课堂减负…………………………………9 (三)还原文学的鲁迅,避开政治的鲁迅…………………………9 (四)创新教学环节,增加课堂趣味性……………………………10 (五)提高教师的知识储备,将鲁迅教学与鲁迅研究结合起来…11 参考文献…………………………………………………………………13 内容摘要:鲁迅作品走入中学语文教学已逾九十年。长期以来,中学语文课本虽经屡次改编,但鲁迅作品仍然占据着显赫的地位。遗憾的是,正是由于鲁迅本人的政治标杆性与其作品思想的深刻性,使得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经历了最初的思想启蒙及之后的被神化的过程后,形成了如今教学解读泛政治化、模式化、庸俗化的尴尬局面。正因为如此,不少学生对鲁迅作品产生了厌倦甚至抵触情绪。基于该状况,本文以《记念刘和珍君》的课堂教学为样本,结合不同的教学案例,尝试分析中学鲁迅作品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并找出其内在原因,进而提出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鲁迅作品;中学教学;记念刘和珍君;问题;原因;对策 纵观不同时期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鲁迅作品一直都是“重头戏”,最多时曾达三四十篇。及至2010年新课程改革,各版教材纷纷对录选的鲁迅作品进行了调整,一度出现了所谓“大撤退”现象。作为教材风向标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对过去所选用的鲁迅作品做出了一些调整:删去了《为了忘却的纪念》、《药》,保留了《记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祝福》。这个现象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的关注与讨论。一方面,这种改变有社会背景以及时代变化的印记,另一方面,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就是高中鲁迅作品教学一直存在着诸多弊病,使得鲁迅作品已渐渐沦为了师生眼中的鸡肋,鲁迅作品的教学意义无法彰显出来。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的一篇夹杂着叙事与议论的抒情散文,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第三单元。这篇课文是学生踏入高中之后接触到的鲁迅的第一篇文章,该文针对“三一八”惨案与刘和珍等人的悲剧进行了复杂的分析与抒情,鲁迅式风格十分浓厚。高中生在思维和认知上相较之前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在踏入高中后,第一篇鲁迅文章的教学对于学生树立起对鲁迅及其文本新的感知而言十分重要。本文立足于《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参考不同的教案,将按照提出问题—分析原因—找出对策的思路进行,希望能得出有效的结论。 一、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鲁迅作品教学之中,一直存在许多问题,导致了学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尴尬局面。接下来,本文将结合《纪念刘和珍君》一文,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一)学生与鲁迅的心理距离过远 2009年,时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的温儒敏先生曾在当年的中文系新生中做过一个名为《我观中学语文中的鲁迅教学》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0%的人对鲁迅及其作品存在畏惧心理。除此之外,就整体感觉而言不喜欢鲁迅的人占了91%,其余的同学则表示不存在喜欢不喜欢的感觉。”很多学生坦言“我们最熟悉的是鲁迅,但有时候最陌生的也是他”。经过详细询问,发现同学们畏惧鲁迅或者说不喜欢鲁迅的原因就在于一个在中学时代烙印在大家脑海中的关于鲁迅的定义: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不少人表示,一听到鲁迅这个名字,脑海中随之而来的就是“反封建”、“国民性”、“民族魂”等词,又或者说是“投枪和匕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