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九血清学试验材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抗体产生规律可分为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 初次应答:潜伏期长,效价低,持续时间短,免疫作用不强 再次应答:潜伏期短,抗体产生量大,维持时间长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血清学试验 定义:是指相应的抗原和抗体在体外进行的结合反应 试验材料:含有抗体的血清;抗原物质 原理:抗原和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 血清学试验的一般特点 特异性 可逆性 比例性 阶段性 稳定性 特异性 特异性是指任何一种抗原分子,只能与由它刺激所产生的抗体发生反应。 因为抗体CDR与抗原决定簇在化学结构和空间构型上呈互补关系。 这种高度的特异性在传染病的诊断、防治等医学和生物学领域都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大多数天然抗原物质的构成复杂,常含有多种抗原决定簇。如果两种不同的抗原物质具有部分相同或类似结构的抗原决定簇,则可与彼此相应的抗血清出现交叉反应(cross reaction)。 可逆性 可逆性是指在一定条件(如低pH、高浓度盐等)下,抗原抗体复合物分子间作用力减弱而导致解离,回复到抗原与抗体的游离状态。 抗原抗体反应遵循生物大分子热动力学反应原则,其反应式为: 抗原抗体反应平衡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抗原抗体亲合力大小;二是环境因素对复合物的影响。 比例性 比例性是指多价抗原与抗体反应,只有当二者浓度比例适当时,才形成大的抗原抗体结合物,产生凝集、沉淀等可见反应。 把最迅速出现可见反应时的抗原抗体的浓度比或量比,称为抗原抗体反应的等价点(equivalence point),抗原与抗体比例最合适的范围称等价带(equivalencezone)。 Marrack提出的网格学说解释了抗原抗体反应比例性的机制。 网格学说 当多价抗原与多价抗体在等价带结合时,相互交叉连接成具有立体结构的网格状复合体,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 当抗原或抗体过剩时,由于过剩方的结合价得不到饱和,只能形成较小复合物,不能出现可见反应。 通常在血清学试验中,以8.5g/LNaCl溶液作为抗原抗体的稀释液及反应液,其中Na+和Cl-可分别中和胶体颗粒上的电荷,使胶体颗粒的电势下降,形成可见的沉淀物或凝集物。但如果电解质浓度过高,则会出现非特异性蛋白质沉淀,即盐析。 一、反应物自身因素 抗原:理化性状、表位种类和数目 抗体:来源、特异性、亲和性、效价 抗原的理化性状、抗原决定簇的数目和种类均可影响血清学反应结果 例如,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反应出现沉淀,而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反应则出现凝集 1、抗原 抗体是血清学反应中的关键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来源:来自不同动物的免疫血清,其反应性有差异。家兔等大多数动物的免疫血清具有较宽的等价带,通常在抗原过量时才易出现可溶性免疫复合物;马等大动物和人的免疫血清等价带较窄,少量的抗原或抗体过剩,均可形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 2、抗体 (2)特异性与亲和力: 特异性和亲和力是影响血清学反应的两个关键因素,它们共同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程度。用于诊断的试剂必须尽量选用特异性高、亲和力强的抗体,才能保证和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3)浓度: 抗体的浓度往往是与抗原相对而言。合适的浓度才出现明显的反应现象。因此许多试验应进行抗体预滴定,找出最适反应浓度。 电解质: 生理盐水或缓冲液 酸碱度: pH6~pH9 温 度: 15℃~40℃,37℃最适 二、环境因素 l.电解质 抗原抗体结合后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此时易受电解质影响,如有适当浓度电解质存在,就会使抗原抗体失去一部分电荷而相互凝集或沉淀,出现可见反应;若无电解质存在,则不出现可见反应。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生物技术系 * 免疫学 陈功轩 项目九 血清学试验 一、抗原(Antigen,Ag)? 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且能与其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在体内或者体外结合,并发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物质。 T细胞 B细胞 Ag T B T 浆细胞 致敏T细胞 抗体 (一)抗原的两种基本特性 1.免疫原性 指抗原分子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抗体及免疫效应细胞)的性质。 Ag T B T 浆细胞 致敏T细胞 抗体 2.抗原性(又称免疫反应性) 指抗原分子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免疫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性质。 Ag T B T 浆细胞 致敏T细胞 抗体 1.抗原本身的理化性质 2.抗原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免疫方式) (1)异物性:非己的异物 异种物质: 病原微生物、异种蛋白、药物 种系关系相差越远,免疫原性越强 同种异体: 血型抗原、血清蛋白 自身物质: 精子、晶状体蛋白等 (2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