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静力学——引言 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规律。 平 衡: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它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 运动。 力系:作用于物体上的若干个力。 分类 按力的作用线分布:平面力系和空间力系; 按力的作用线关系:汇交力系、平行力系和任意力系。 静力学——引言 等 效 力 系:若两力系对同一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 力系的等效替换:把一个力系用与之等效的另一个力系 代替。 力 系 的 简 化:一个复杂力系用一个简单力系等效替 换的过程。 合 力:若一个力系可用一个力等效替换,则 该力叫这个力系的合力。 分 力:力系中的各力叫此力的分力。 若作用于物体上的力系使物体保持平衡,则该力系称 为平衡力系。此时力系所满足的条件称平衡条件。 静力学——引言 静力学所研究的基本问题: 物体的受力分析; 力系的简化; 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1.1 刚体和力的概念 2. 力的概念 2. 力的概念 2. 力的概念 1.2 静力学公理 1.2.2 二力平衡公理 1.2.3 公理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1.2.4 推论1 力的可传性原理 1.2.5 推论2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1.2.6 公理4 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1.2.7 公理五 刚化原理 1.3 约束和约束反力 1.3.1 约束反力的确定 1.3.2 具有光滑接触表面的约束 1.3.3 由柔软的绳索、链条或胶带等构成的约束 1.3.4 光滑铰链约束 1.3.4 光滑铰链约束 圆柱铰链和固定铰链支座 固定铰链支座 1.3.5 其它约束 (2) 球铰链 (3) 止推轴承 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受力分析的步骤 例1 例2 例3 如图所示结构,画AD、BC的受力图。 F1 F2 D B A C F1 F2 D B A FB FB FAy FAx FCy FCx O FC C B F2 FB C B F2 F1 A B C D F1 B C FBx FBy FCA FCD F2 F1 A B C FCD FAx FAy F2 F1 A B C D FAx FAy FD FAD Page 71 题3-32 例4 由水平杆AB和斜杆BC构成的管道支架如图所示。在AB杆上放一重为P的管道, A 、B、C处都是铰链连接,不计各杆的自重,各接触面都是光滑的。试分别画出管道O、水平杆AB、斜杆BC及整体的受力图。 A C B D O P 例5 解:(1)取管道O为研究对象. O (2)取斜杆BC为研究对象. C B RC RB A C B D O P A B D ND′ RB′ XA YA (4)取整体为研究对象. A C B D O P RC XA YA (3)取水平杆AB为研究对象. A C B D O P 画出下列各构件的受力图 Q A O B C D E 例6 Q A O B C D E Q A O B C D E [例7] 画出下列各构件的受力图 说明:三力平衡必汇交当三力平行时,在无限远处汇交,它是一种特殊情况。 例8 尖点问题(摩擦忽略不计) 例9 销钉问题。试分别画出AB、BC杆、销钉C、AC杆连同销钉C、整体的受力图。 解: A C FA FCA B C FB FCB C F FCA’ FCB’ A C F FCB’ FA (AC杆含销C) A B C F FB FA (AC杆不含销C) (销钉C) (BC杆不含销C) F A C B F C A FAx FAy FED FCx FCy FDE D E FB B C FCx FCy D E D E FED FDE 例10 练习1 画出下列各构件的受力图 练习2 画出AB杆的受力图 (b) C B A D (a) A B C D 静力学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静力学公理 约束与约束反力 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刚体是一个理想化的力学模型。 由于静力学研究的力学模型是刚体和刚体系统,故静力学又称刚体静力学。 1. 刚体的概念 所谓刚体是指这样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其内部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的效果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同时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效应称为力的外效应或运动效应; 力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的效应称为力的内效应或变形效应。 1、力的大小。表示物体间相互机械作用的强弱程度。单位:牛顿(N)或千牛顿(k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版《煤矿安全规程》宣贯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年中国石油数智研究院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60人笔试上岸历年真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变电所改造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欧洲标准化委员化BS EN 10283 - 2010.pdf VIP
- 2025年中国石油数智研究院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pdf
- 期末模拟质量检测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docx VIP
- 山东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 城市规划设计计费(2004)中规协秘字第022号.pdf VIP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MySQL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关爱困境儿童让爱守护成长PPT模板.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