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巷掘进防突措施技术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一、掘进工作面概况………………………………………2 二、瓦斯涌出情况…………………………………………2 三、突出矿井和突出煤层的管理…………………………3 四、防突措施………………………………………………3 (一)区域防突措施………………………………………4 (二)局部防突措施………………………………………4 1、突出危险性预测………………………………… ……4 2、防治突出措施…………………………… ……………6 3、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 ………………7 4、安全防护措施………………………… ………………9 5、其它防突安全措施…………………………………11-20 1102运输巷掘进防突措施 为认真贯彻《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强化煤与瓦斯突出防治,落实开采保护层和大面积预抽等区域防突措施,坚决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竭力防止突出事故的发生,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掘进工 作面防突措施: 一、掘进工作面概况 1、掘进工作面相邻位置 掘进工作面位于纳省煤矿一采区东翼,掘进工作面西以1050轨道石门为界,1102运输巷位于轨道石门与1050联络巷交接处、沿C1煤层向东翼布置。与1102运巷底板抽放巷同向掘进,间距为15米。 2、掘进工作面范围 1102运巷掘进工作面布置在C1煤层,掘进工作面长度为135米。 3、掘进工作面概况 1102运巷掘进工作面沿C1煤层走向,沿煤层顶板掘进。掘进工作面C1煤层平均倾角52°,急倾斜煤层,采用锚杆挂网支护控制顶板。 4、通风系统 采用2×11KW局扇供风,采用专用回风巷回风,有独立的回风系统。 二、瓦斯涌出情况 1、瓦斯涌出量 根据兴义市纳省煤矿瓦斯鉴定资料(2010年),兴义市纳省煤矿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5.75m3/t;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4.65m3/t。 2、矿井危险性矿井未进行煤与瓦斯突出鉴定,根据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省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煤炭管理局2007年10月17日下的文件:“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兴义市属于国家划定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域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5米处.如图示. 2、钻孔每打一米测定钻屑量一次,每隔2米测定一次钻屑解吸指标。根据每个钻孔沿孔长每米的最大钻屑量Smax和K1值预测突出危险性。按表1确定. 用钻屑指标法预测煤层突出危险性,即预测煤层的K1max值和Smax值。其值大于等于表1中的临界值,待掘煤层为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为突出危险性掘进工作面;其值小于表1中的临界值,待掘煤层为无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为突出危险性掘进工作面。 通过预测或检测K1max值和Smax值小于表1中的临界值,煤层无突出危险性,但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防护措施。 用钻屑指标法预测危险性的临界值见表。 表 钻屑指标法预测采煤掘进工作面危险性的临界值 Δh2 最大钻屑量 K1 危险性 (pa) Kg/m L/m (mL/g·min1/2) ≥200 ≥6 ≥5.4 ≥0.5 突出危险掘进工作面 <200 <6 <5.4 <0.5 无突出危险掘进工作面 2、防治突出措施 当Smax和>6kg/m或K1max>0.5时,掘进工作面有突出危险性,必须采取防治突出措施进行消突。防治突出措施采取在掘进工作面迎头打大直径排放钻孔自然释放瓦斯。 1.钻孔深度25m,孔径75mm,钻孔的排放半径按1.0m执行。排放措施不能有效消突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抽放措施进行消突。 2.排放孔的控制范围应包括巷道断面和巷道断面轮廓线外四周。即掘进工作面的两侧和上部轮廓线外至少5m,下部至少3 m,钻孔的孔底间距为排放半径的2倍。(排放孔布置见附图) 3.打钻过程中若遇喷孔,即在喷孔钻孔前后1m处补打钻孔,其它参数相同,直至不喷孔为止。 4.排放钻孔超前保护距离5m,煤壁正常处允许推进20m,断层位置允许推进10m。 3、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 1.在排放钻孔中间位置打效果检验钻孔,孔深10m,孔径42mm,仰角0度,水平角90度(断层处与断层走向平行),采用WTC突出参数仪进行突出危险性效果检验,测定指标为Smax 和K1max ,当Smax和<6kg、K1max<0.5时,无突出危险性,可进行正常回采;反之为有突出危险性,在效检指标超限的钻孔前后2m位置补打排放钻孔,直至效检指标不超限且不喷孔为止,方可确认为无突出危险性,进行正常回采。(附效果检验布置图) 2.效果检验时间:在实施防治突出措施8小时以后进行。 3.经测定无突出危险,超前保护距留5m。 4.经检验有突出危险时,必须及时向矿负责人汇报,防突小组并重新采取防治突出措施,再经效果检验直到消除突出危险性为止。若连续2次检验都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