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的西欧和日本技术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学习要求: 了解德国、日本经济发展原因及状况; 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体会当今世界各国应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重点:战后的德国和日本的经济模式 难点:战后的德国和日本的经济模式的特征 要注意理清经济发展的阶段性。 学习活动一:分组学习阅读书本,分别概括战后西欧和日本各国经济发展的模式: 上述表格材料体现出战后日本采取的什么经济政策? 这一经济政策所起的主导作用有哪些? 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 活动二:根据上表内容进行比较,比较联邦德国、日本经济运行模式的异同。据此你认为战后西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形成巨大调节和改良功能。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其次,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特别在北欧地区,福利制度至为完善。 第三,美国等国家出现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 “新经济”,高科技的发展和不断的技术创新,其主要特点是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同时出现,反映出美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 第四,第三产业的发展。 联邦德国和日本在二战后都经历了废墟上的重建与经济的起飞,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有哪些?你认为我国可以从这些国家的发展历史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注重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 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 政府注意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调节和指导; 注意解决社会问题,完善社会福利保障体制; 注意完善市场经济的法规和正常秩序; 注意学习和吸取他国的经验教训 ; 感受与体会: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有人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即将崩溃和不复存在;20世纪80年代末90 年代初,苏东剧变,西方普遍认为社会主义将彻底失败,结果这些都未曾出现。为什么没能出现?从中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思考代小结: 综合本专题的学习,对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来说,它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请同学们试概括这一过程。并就这一发展过程,结合今天的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谈谈你对经济体制这个问题的认识与体会。 课外探究: 今天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引起人们的日益关注。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建立起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有人认为这种社会保障有利于社会稳定,但也有人认为福利制度造成国家沉重的财政负担,甚至会使国民坐享其成、不思进取。你的看法是什么?课后请通过阅读调查相关资料,谈谈你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你认为这对于完善我国的福利制度有何借鉴之处? * * * 伦敦股票交易所 2.9 2.8 2.5 英国 5.6 5.0 4.8 法国 11.2 7.9 7.8 日本 3.8 3.2 3.4 美国 4.7 8.6 5.2 联邦德国 1961年-1970年 1951年-1960年 1951年-1981年 年份 国别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速度 (以195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基数,年平均增长率%) 从表格的数据中反映了什么? 都有不同程度增长 英国的混合市场经济 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 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 日本的政府主导型经济 社会市场经济 联邦德国 政府主导型经济 日本 作用 特点 主要内容 主要模式 国家 1945年的德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待举。 阿登纳政府为了巩固其统治,进行了民主化改革,推行福利政策。阿登纳还开始采用凯恩斯主义理论,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直接干预。战后,西德的政局比较稳定。阿登纳连续担任联邦总理,直至1963年退休。 在阿登纳担任总理的14年里,联邦德国迅速崛起,年均经济增长率超过7%,并于60年代初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联邦德国首任总理 康拉德·阿登纳 (1876—1967) 为纪念联邦德国的经济部长艾哈德建立的路德维希-艾哈德大楼,现为柏林经济促进有限公司、工商协会和柏林股票交易所在地 上个世纪50年代,西德经济飞速发展,实现了贸易顺差,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7.5%,远高于美国的2.2%、英国的3.2%、法国的4%,被称为增长的“黄金时期”。高增长并没有导致高通胀,70年代,虽然西方国家通胀率达两位数,但联邦德国仅5%左右。 艾哈德就象一位艺术大师,将秩序融于自由之中,汲取二者精华,使联邦德国在战后经济重建中,如鱼得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被誉为“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 第二十届奥运会(1972年)---联邦德国 慕尼黑 1974年,第10届世界杯在联邦德国进行 1981年铃木善幸首相访美,提出日本正开始第三个新的起点,即要从被动的受益者变为积极的创造者。所谓第三个新的起点,又称“第三次开国”或“第三次远航”,第一次是指1853年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