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期中五校联考.docVIP

201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期中五校联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期中五校联考

201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期中试卷 2010.11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姓名、学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 Na:23Cl:35.5 ::仔细审题,,试 题 卷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食盐可用作调味品 B.熟石灰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盐酸可用于金属除锈 下图所示的四幅图是小新提着包回家的情景,小新提包的力不做功的是 4、小强从科学课上知道了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决定制作一个“无壳的鸡蛋”送给妈妈。他应从厨房中选择下列哪种物质?( ▲ ) A.味精 B.白酒 C.酱油 D. 醋 5、皮划艇是我国的奥运优势项目之一,比赛中,运动员一手支撑住浆柄的末端(视为支点),另一手用力划桨,此时的船桨是( ▲ ) A.等臂杠杆    B.费力杠杆 C.省力杠杆    D.省功杠杆 6. 在一次农科所对山区技术支援中,测提某山区的土壤浸出液pH约为5,对农作物生长不利,改良是施用石灰石纯碱熟石灰苛性钠.“神舟7号”于2008年9月25日晚9时发射升空,完成各项任务后,于28日成功返回着陆。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一段时间后,由于受空气阻力做匀速运动。返回舱匀速下降过程中: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B.机械能减少,动能不变 C.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减少 D.机械能不变,动能不变 .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 A.偏低 B.偏高 C.不变 D.无法判定 人类最早使用的SnO2+2CSn+2CO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3.氮气混有少量氢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欲获得干燥纯净的氮气,可采取下列操作:①通过浓硫酸,②通过填充氧化铜的加热管,③通过氢氧化钠浓溶液,④通过浓盐酸。最好的组合顺序是: A、①→②→③  B、③→②→④  C、③→②→①  D、④→②→③14.中华民族在世界冶金史上曾谱写过辉煌的篇章,图即为我国东汉晚期所铸的青铜奔马(马踏飞燕)。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从现代化学的观点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是 A.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单质铜  B.氧化铜在单质铁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铜C.氢氧化铜和铁的化合物反应生成铜 D.单质铁从铜盐溶液中置换出铜.两名运动员,甲比乙高,如果他们举起相同质量的杠铃所用时间相等,如图所示,则A.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大 I CaCO3.稀HCl Na2CO3.稀H2SO4 Zn.稀H2SO4 Cu.稀H2SO4 Ⅱ KNO3 NaCl BaCl2 Ba(OH)2 B.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小 C.甲做功较多,甲、乙功率相等 D.甲、乙做功相等,乙的功率较大.“南海一号”为上世纪80年代发现于阳江海域的宋代沉船,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宋代船只。初步推算,“南海一号”古船是尖头船,长度为26米以上,宽度10余米,船身(不算桅杆)高8米,排水量估计可达600吨,载重可能近800吨。从勘测到打捞历时二十年,终于在2007年12月22日浮出水面,住进了“水晶宫”。下列有关打捞过程中科学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A.船上大量宋代瓷器为无机非金属材料 B.负责起吊的“亚洲第一吊”――“华天龙”号打捞船,把“南海一号”吊起时,吊绳对“南海一号”的拉力没有做功 C.“南海一号”在浸泡800多年后仍保存完好原因之一是其所沉没的水下环境氧浓度低,附着有大量淤泥,使船体与外界隔绝,避免了氧化破坏 D.在“南海一号”到达码头平移至“水晶宫”的这段路是重力没有对物体做功 有M、NR三种金属,氧化物中只有N的氧化物溶于水,且水溶液pH>7不溶于盐酸,M质的容器中盛放。则M、N、R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是A.N、R B.R、M、N CR、M、N D.N、M、Rd处产生气泡 19.一轻质杆支于水平的转轴上,可绕轴在竖直面上自

文档评论(0)

qiaog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