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封城墙:巨龙盘亘帝王州
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市的象征,是战争的产物。明清时期全国大小不一的城池有数千座,这在世界各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古城墙曾经遭受过前所未有的破坏,甚至被大规模拆除。在中国八大古都中,开封现存城墙全长14.4 公里,是仅次于南京的全国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筑,是目前中国保存下来的最完整的古代城墙,素以雄伟壮观闻名遐迩。雄伟的北京城墙,在近现代的兵燹和城建中大部分已经毁损。壮观的西安城墙,其周长比开封城墙少0.75 公里。开封城墙,至今仍如巨龙般盘亘在老城周围。对于今天的历史文化名城开封而言,城墙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
中国城墙建造的历史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开封城墙源于春秋时期,有南北开封城之说。“ 南开封”是郑庄公命大臣郑邴在朱仙镇附近古城村筑的城,取启拓封疆的意思, 命名为启封。后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启封为封。“ 北开封”就是现在开封的位置,春秋时属于郑国属地,战国时名大梁。魏惠王迁都大梁后,开始修筑城池。当时各诸侯国战争频仍,大梁乃中原重镇必争之地,所以城墙修筑得格外严整。《史记》记载:“ 臣闻魏氏悉其百县胜甲以上戍大梁,臣以为不下三十万。以三十万之众守梁七仞之城,臣以为汤、武复生,不易攻也。”过去四尺为一仞,大梁城为“ 七仞”,足见其高峻坚固。魏大梁城是开封城墙的起源,共有12 个城门,东门名夷门,西门曰高门,与今天的开封城相比较,偏向西北,面积较大。比较,偏向西北,面积较大。
公元前225 年,秦将王贲引黄河水进攻大梁,历时3 个月,将城破坏。这是开封第一次遭遇毁灭性水灾。大梁城现被深埋于地下10 余米处,已经沉睡2000 多年。
隋朝的时候,大运河的开通为汴州城(开封)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到了唐建中二年,“ 汴州次城隘不容众”,节度使李勉开始拉大城市框架,城墙规模宏大、坚固宽广,史称“ 筑罗城”。汴州城周长20 里155 步,设城门7 座,其中南面1 门,名尉氏门;东面2 门,南为宋门,北为曹门;西面2门,南为郑门,北为梁门;北面2 门,西为酸枣门,通往延津,即旧酸枣县,东为封丘门。汴州十分繁华,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一诗中咏叹:“ 千里河烟直,青槐夹岸长。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李勉对汴州城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后,奠定了今天开封城的基础。五代时期,开封的政治军事地位愈加突出。后梁、后晋、后汉相继建都开封,因忙于战争而无暇整修城池。后周时期,周世宗柴荣继位后,开始大规模修筑开封城,调集开封、滑县、郑州、曹县等地方10 余万人修筑外城。在开封一直有“ 跑马圈城”的传说。周世宗让大臣赵匡胤绕开封骑马飞奔倾尽跑出50 里,以马力尽处为城界,于是柴荣下令以马跑的范围扩建城池,修建了气势宏伟的东京外城。开封一带土质松软,不易筑城。为确保城池坚固,于是取荥阳虎牢关的土筑之。周世宗修建的外城,城墙坚固如铁,其周长48 里223 步。
北宋建都开封后的168 年间,曾对城墙进行过10 余次不同程度的增修。宋开宝元年,宋太祖赵匡胤“ 初修汴京,大其城址,曲而宛如蚓诎焉”。神宗熙宁八年,重修开封城,历时3 年完工,周围展至50 里165 步,高4 丈,广5 丈9 尺。城墙均系夯土版筑而成,使京城规模宏大壮丽、举世闻名。北宋时期建设了完整的外城、内城和皇城三重城墙防御体系。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外城外四周都建有护城壕,“ 阔十余丈,壕之内外,皆植杨柳,粉墙朱户,禁人往来”。“ 新城每百步设马面、战棚,密置女头,旦暮修整,望之耸然。城里牙道,各植榆柳成阴。每二百步置一防城库,贮守御之器。有广固兵士二十,指挥每日修造泥饰,专有京城所提总其事”。
金元时期曾对开封城墙进行修筑。公元1357 年,元将泰木花为防红巾军攻城,将汴梁城“ 四门城门只留5座,以通往来,余8 门俱塞”。
从明代开始,开封城墙外表才筑青砖,一改历史上“ 土城”的形象。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洪武元年重筑的开封府城,城周长20 里195 步,高3丈5 尺,广2 丈1 尺,这是现存的开封城墙的前身。明代开封的规格是陪都,环城修“ 敌楼五座,俱有箭炮眼,三方四正,十六邪”。据《如梦录》记载,还修有“ 大城楼五座炮楼四座,星楼二十四座”,“ 样铺十座,窝铺五十四座,炮楼十座,周围四千七百零二丈”。
明开封城墙五座城门互不对应,东面一座城门偏北,一座城门偏南。南门偏西,西门正直,北门偏东,称作“ 五门不对”。如此格局,是因当时的一种说法,即汴梁地脉,原自西来,故西门正直,以吞西边河洛过来的王气;而其余四门皆屈曲旋绕,意在使进城的王气不致走失。整个看,明开封城呈卧牛形,西门为牛首,其余4门为牛足,故开封城又称卧牛城。不过,在宋元笔记中也有对宋东京外城以“ 卧牛城”的称呼。“ 旧说牛为属土能克水,取名卧牛城,当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