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党参甘平,为补益脾胃的常用药,补气之力较强。太子参微甘,补益脾胃之力弱,不及党参,但补气而不滞气,并有健脾养胃生津止渴作用。 (1)对CAG证属脾胃气虚者,一般常用党参。但如其虚不甚,脘痛隐隐,初次诊治,未知其个体反应性如何,不妨先用太子参,如无不合,再投党参。 朱丹溪云:“诸痛不可补气。”CAG常有胃痛、胃胀表现,所以常选用太子参和白术配伍,益气健脾,扶正固本,如气虚明显,也常配伍黄芪,“塞因塞用”。 (2)有的属气虚,兼有胃阴不足,脘痛喜按,舌红口干,食少形瘦,首选太子参益气养阴。 (3)妇女CAG,脾胃气虚,常兼有较明显的气滞,较适合用太子参。 (4)夏季胃病发作,食思不振,脘痞,神倦,午后低热,证属脾胃气虚者,可用太子参。 同具补益脾胃之气。 黄芪甘温升阳,擅于“填虚塞空” 山药甘而不温,兼能滋养脾胃之阴。 (1)胃病空腹之时辄发脘痛,得食可缓,神倦、短气、脉形甚细者,舌苔薄白者,宜用黄芪。兼有内寒者,宜用黄芪。(黄芪建中汤) (2)胃气虚兼有胃阴不足者,宜用山药。 (3)脾胃气虚,脘腹痞胀,饥时不适,食后亦胀,饮食不多,稍多则胀者,多用山药,少用黄芪。(甘能满中,补而滞气) (4)中虚兼湿,舌苔厚腻,即是有脾胃气虚者,不宜用黄芪,可用山药、太子参。 柴胡微寒,苏梗微温,同具疏肝理气的功用。胃病常有气滞,尤以肝胃不和证常需运用两药。 (1)脘痛及胁(一侧或二侧),口苦,宜用柴胡,水炙或醋炒。脘痛及胸膺,胸闷脘痞,口不苦,宜用苏梗。脘部胀痛而兼及胸、胁者,柴胡与苏梗同用。 (2)胃痛因受寒而诱发,宜用苏梗。吃螃蟹等水产品诱发者,用苏梗及苏叶。 (3)妇女怀孕期胃脘胀痛,无阴虚郁热之证,宜用苏梗,理气又兼安胎。 (4)肝胃不和,气郁化火,宜用柴胡。 (5)胃脘坠胀,食后明显,卧则舒者,宜用柴胡。 (6)情怀抑郁,诱发胃病,柴胡配合欢花。妇女更年期,肝胃不和,气滞水留,脘痞隐痛,兼有面肢微肿,柴胡配天仙藤、益母草等。 乌贼骨,瓦楞子 乌贼骨微温,瓦楞子性平,均有制酸作用,适用于胃痛泛酸嘈杂之症。 (1)乌贼骨制酸功用较强,兼能止血。对胃寒而多酸,气虚不摄血致黑便出血者甚宜。一般以研成极细末吞服者效良(乌芍散)。 (2)瓦楞子制酸作用较逊,但兼能行瘀消症。脘痛多酸,胃中郁热、兼有瘀血证,常可用此。汤剂应打碎先煎。 二药均辛温。檀香祛睥胃之寒,理气温中定痛。降香祛寒理气,兼入血分,降气而行血中之瘀。 (1)胃中寒凝气滞,胃脘冷痛,白檀香配良姜或桂心,尤增其效。证兼血瘀,便血后胃中仍痛,宜用降香。 (2)胃阴不足证,原则上不宜运用,但值冬春胃中自觉冷痛,可参用白檀香以缓其痛,短时用之,取效较良。 (3)胃中气滞,欲嗳不遂,胸闷脘痞,或兼腹中鸣响,可用檀香。嗳而兼呃,一般理气药效果不著时,可加入檀香。一般均入煎剂,后下,症状较重者,还可用檀香木质水磨服,或研细末吞服。 二药均为行瘀定痛之品。九香虫偏温,其性走窜,兼能理气,五灵脂性平,兼能通经和络止血。 (1)胃病脘痛久发,痛位固定,夜间痛甚,舌质有紫色,二药可单用或同用。 (2)血瘀证兼阳虚者,宜九香虫(温中壮阳);兼阴虚者宜五灵脂。 (3)胃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后,脘痛仍作,宜五灵脂(止血),不用九香虫(性温走窜,宜动血)。 (4)胃寒冷痛兼瘀,九香虫配肉桂或良姜等。肝胃不和气滞而痛,经用疏肝理气和胃药物效果不著,可加入九香虫或五灵脂,行血以助理气。 (5)胃脘痞胀难受,心窝有时有堵塞感,其胀可及于下胸、腹部,嗳气、矢气不遂,用一般理气药物效果不著者,可加九香虫。 (6)食管炎或反流性食管炎、贲门失弛缓症,自觉胸骨下方隐痛不适,常伴有嘈杂、恶心、食物反流,甚则呕吐,一般药物治效不著者,可配用此药。 (7)妇女经行不畅,月经前后胃痛辄作,可加五灵脂。 苍术属化湿药,运脾燥湿,用于胃病,苍术宜炒 白术属补气药,健脾化湿,可生用或炒用。(补气健脾 宜炒用,燥湿利水治水肿等宜生用,便秘宜生用)。 (1)脾胃气虚而兼有湿浊证,脘腹痞胀,舌苔白腻,饮食少,大便溏,二术同用。 (2)脾胃气虚证,脘腹痞胀较甚,舌苔薄白而不甚腻,然口中渗涎,不欲饮水,二术亦可同用,苍术用量小于白术,为2:3~ 1:2。 (3)有的胃阴不足证患者,舌红而苔薄白,经常大便溏泄,可配用白术(炒)。 (4)脾胃气虚,胃脘胀且隐痛,背心觉冷且胀,可重用白术。 “祛风胜湿”:祛风之法,能鼓动胃气,醒脾化湿,即所谓“祛风胜湿”,对胃病兼湿而经久未化,没有阴伤征象者,可以适当的酌配,以助他药

文档评论(0)

四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