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15课时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练习 必修1.docVIP

【步步高】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15课时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练习 必修1.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步步高】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15课时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练习 必修1

第15课时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一、选择题1.1950年,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废除某些外国过去利用不平等条约中所谓‘驻兵权’在北京市内占据地面建筑之兵营。”这主要体现出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另起炉灶” B.“一边倒”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 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理解能力。知识点:新中国的外交方针。题干反映新中国致力于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 答案 C 2.下表为新中国建交情况统计表,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应该是(  )时间 建交国家数 1949~1950 17 1951~1960 19 1961~1970 19 197l~1980 69 1981~1992 27 1992~1999 10 A.建国初多边外交取得显著成就 B.文化大革命时期外交停滞不前 C.中美关系改善开创外交新局面 D.八十年代后中国外交形势下滑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建国初期,我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排除A;从图表信息可知,文革时期外交依然取得一定的成就,排除B;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后,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大量增加,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故C正确;D项与史实不符。 答案 C 3.“1980年中美达成协议:由美方提供设备、由中方技术人员操作,在中国新疆的奇台和库尔勒建立监测苏联核武器和导弹试验的监测站,所获情报中美共享。”这段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A.中美已结成军事同盟 B.中美已妥善解决意识形态的分歧 C.国家利益决定外交关系 D.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已初见成效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决定外交关系的根本出发点的认识。中美两国协议属于国家间的外交关系,而取决两国关系的根本在于国家利益。 答案 C 4.外交部副部长王稼祥提出外交上的“三和一少”,就是要对帝国主义和气一点,对反动派(印度尼赫鲁)和气一点,对修正主义(苏联)和气一点,对亚非拉人民斗争的援助少一点,当时被作为修正主义外交路线被批判。这件事会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  )A.20世纪50年代初期 B.20世纪60年代初期 C.20世纪70年代初期 D.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根据题干“修正主义(苏联)和气一点”分,此时中苏关系恶化,处于20世纪60年代。 答案 B 5.“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与邻为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中,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 B.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解析 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抓住题干中的“邻居”这个词语,即在地理位置上和中国相近或者相邻的国家。A项中的美国不符合此概念,B项错在“发起”这个词,APEC组织不是中国发起成立的,是后来1991年加入进去的;C项中的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全球性国际组织,绝大部分国家不是中国的邻国。故选D项。上合组织成员国是中亚四国和俄罗斯,在地理位置上都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 D 6.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 解析 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毛泽东的“走出去”是指要发展同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故D项正确。 答案 D 7.某生在整理归纳中国近现代外交关系史时,粗略地绘制了一个两国关系发展趋势图,该生试图揭示的是(  ) A.中德关系趋势 B.中美关系趋势 C.中苏关系趋势 D.中日关系趋势 解析 美国参与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因此中美关系不断恶化;抗日战争期间,美国援助中国抗战,两国关系友好;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后两国关系不断恶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关系缓和。 答案 B 8.2012年9月正值中日两国恢复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因钓鱼岛问题而发生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所乘轿车在北京四球路遭袭,车上悬挂的日本国旗也被一名男子抢走。对此从外交角度分析(  )A.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B.彰显了民族精神,值得提倡 C.此事有悖于我国新时期外交精神 D.中日邦交属国家,无关个人 解析 注意题干中强调的是“外交角度”,我国新时期的外交精神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环境,题干材料反映的事件与这一精神相悖,故选C项。A项说法正确,是从历史角度认识,排除;B项错在“提倡”,说题干材料事件体现民族精神也太牵强,排除;国家交往也关系到每个国民,D项说法错误。 答案 C 9.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时期(1961~1969年)美国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