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10-1 传染
第十章 传染与免疫 免疫功能 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 免疫稳定(immunologic homeostasis) 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erveillance) 第十章传染与免疫 (三) 环境因素 良好的环境因素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也有助于限制、消灭自然疫源和控制病原体的传播,因而可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或流行。 第十章传染与免疫 病原微生物能否引起传染病 取决于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能力(毒力) 机体的抵抗力 第十章传染与免疫 三、传染的3种可能结局(一) 隐性传染(inapparent infection) 如果宿主的免疫力很强,而病原菌的毒力相对较弱,数量又较少,传染后只引起宿主的轻微损害,且很快就将病原体彻底消灭,因而基本上不出现临床症状者,称为隐性传染。 第十章传染与免疫 (二) 带菌状态(carrier state) 如果病原菌与宿主双方都有一定的优势,但病原体仅被限制于某一局部且无法大量繁殖,两者长期处于相持的状态,就称带菌状态。 这种长期处于带菌状态的宿主,称为带菌者(carrier)。 研究内容: 病原微生物与其宿主相互关系。 第十章传染与免疫 第十章传染与免疫 第一节 传 染 一、传染与传染病 1. 传染病学常识 生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由体内或体外致病因素引起的一系列复杂且有特征性的病理状态,称之为~。 (1)疾病(disease) 第十章传染与免疫 寄生于生物(包括人)机体并引起疾病的各种微生物和其他生物。 (2)病原体(Pathogenic microorganism或pathogen,又译致病菌或病原菌) 2000年止人类病原体有1709种 (3)传染(infection),又称感染或侵染 指外源或内源性病原体突破其宿主的三道免疫“防线”后,在宿主的特定部位定植、生长繁殖或(和)产生酶及毒素,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的过程。 机械防御 非特异性防御 特异性防御 三道免疫“防线” (4)传染病(infection disease,communicable disease,contagious disease) 是一类由活病原体的大量繁殖所引起,可从某一宿主个体直接或间接传播到同种或异种宿主另一些个体的疾病。 病原体 传染性 流行性 地方性 季节性 免疫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1992年) 第二章第十六条 传染病的菌(毒)种分为下列3类: 一类:鼠疫耶尔森氏菌、霍乱弧菌;天花病毒、艾滋病病毒; 二类:布氏菌、炭疽菌、麻风杆菌;肝炎病毒、狂犬病毒、出血热病毒、登革热病毒;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三类:脑膜炎双球菌、链球菌、淋病双球菌、结核杆菌、百日咳嗜血杆菌、白喉棒状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破伤风梭状杆菌;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乙型脑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流行性腮腺炎 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 。 ???????????????????????????????????????????????????????????????????????????????? ??????????????? 2003年4月10日 卫生部将“非典”列入法定传染病管理 卫生部研究决定,将非典型肺炎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法定传染病进行管理。 二、决定传染结局的三大因素(一) 病原体 病原体的数量 病原体的致病特性 病原体的侵入方式 决定传染结局的 主要因素 1.毒力(virulence) 又称致病力(pathogenicity),表示病原体致病能力的强弱。 细菌性病原体 毒力 侵袭力 毒素 (1)侵袭力(invastiveness) 指病原菌突破宿主防御机能,以在其中进行生长繁殖和实现蔓延扩散的能力。 侵袭力 吸附和侵入能力 繁殖与扩散能力 抵抗宿主防御功能的能力 ① 吸附和侵入能力 细菌通过具有粘附能力的结构如G-菌的菌毛粘附于宿主的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粘膜上皮细胞的相应受体,于局部繁殖,积聚毒力或继续侵入机体内部。 第十章传染与免疫 变异链球菌、乳杆菌: 牙齿表面粘连成菌斑,造成龋齿。 淋病奈瑟氏球菌: 菌毛可使其吸附于尿道粘膜上皮的表面而不被尿液冲走; 在原处生长繁殖并引起疾病:霍乱弧菌(Vibrio) 侵入细胞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使细胞死亡,造成溃疡: 痢疾志贺氏菌(Shigella ddysenteriae) 通过粘膜上皮细胞或细胞间质侵入表层下部组织或血液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台灯设计.doc
- 幼儿园课件:小老鼠和泡泡糖最终.pptx
- 2024最新国开《个人理财》形考题库.docx VIP
-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作业(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9.doc
-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课件).pptx VIP
- 酒店装配式装修技术规程.pdf VIP
- 2023年中国汉字听写大赛全部试题库及答案.pdf VIP
- 2024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限公司招聘高校毕业生998人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docx
- 人文英语3--An-absence-excuse-letter完整版.docx
- 神经工程学(天津大学)大学MOOC慕课 客观题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