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一、三单元)诊断性练习及答案.docVIP

七下语文(一、三单元)诊断性练习及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下语文(一、三单元)诊断性练习及答案malingshan得分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深suì( ) 鲜( )为人知 jiǒng( )乎不同 讪( )笑 气冲斗( )牛 妇rú( )皆知 2.下列注音和字形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彷徨 嫉jí )妒瞬shùn)息bān)石 警报迭起 人声鼎沸 3.文学常识及古诗句填空(8分) (1)深林人不知,。 (2)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逢入京使》) (4)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5)_____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们敬佩名人,崇拜英雄,常用以鼓励自己。你从“星”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5.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 ⑴未尝识书具 ( ) ⑵邑人奇之( ) ⑶贤于材人远矣( ) ⑷日扳仲永( ) 6.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A.或以钱币丐之 B.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C.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D.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 8.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_____________。(2分) 9.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你读了这个故事受到什么启发?(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一)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

文档评论(0)

qbjzmxj59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